简答题

案例:某市普通高中的美术教师,在进行“设计”教材中《视觉传达》单元第三课《我怎么没想到》的教学中,尝试着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运用教学课件与学生共同欣赏讨论了大量经典平面广告作品之后,学生们热情很高,于是,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安排了大量课时让学生进行创造练习。在教室中完成几幅手绘剪贴的作品之后,学生要求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创造,教师因此感到很为难:从学校的硬件设施、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条件都是具备的,可是这位美术教师对Photoshop软件很不熟悉,对其他可替代的软件更不熟悉。这种情况下,我们知道,不太有经验的老师也会有许多的窍门,很自然地以其他的理由拒绝学生的要求,不用暴露自己不会的事实。或者找时间自己学会了,再让学生用电脑制作,如果没时间学,就算了。而这位美术教师则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学习的契机,不容错过。当时他在难点处理中提出的解决办法是:请教授电脑课的教师进行技术支援。而最后,因为教授电脑课的教师不能出席,这个难题最后的实际处理情况是:由两位学生作软件技术指导,这位美术教师作设计顾问。课后,同学们普遍认为通过共同讨论、互相支援的方式解决难题,让人感到轻松有趣,而且也很有收获。而美术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用同学们喜欢用的一个词简单概括,那就是:加分!问题:结合案例评价该高中教师。

正确答案

观念的转变始终排在首位。这里的观念,主要是指教与学的观念,这中间也包含着如何看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教师的首要工作是激励、帮助学生释放热情与潜能,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作为普通高中的美术教师,必须掌握一些最为基础有用的知识与能力(既包括所要教授学科的基础知识、技能,也包括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然后,运用这些基础的知识、能力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带领他们迈进“设计”世界的大门,激发他们在这个领域里不断进行新尝试的好奇心和热情,引导他们不断地提出问题,逐步深入地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找到表达自己思想的方法,比如说一些形象处理的思路和设计创意的表达方式等,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案例分析某高中学校只有一位美术教师,要任教全校16个班。教学任务繁重,因此,该老师似乎不可能对每一位学生的美术学习做出评价或提出改进建议。问:在此情况下,你会给老师哪些评价建议?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案例: 在音乐鉴赏课《音乐与人生》上,教师安排了“讨论音乐与人生的关系”的教学环节,前后左右的学生立刻组成小组展开讨论。教师站在一旁若有所思,似乎在思考下一步的教学进行,又似乎在计算课堂上已过去的时间,然后随意地在各组间巡逻了一遍,既没有参与、指导学生如何合作探索,也没有调控学生在小组内的交流活动。不到两分钟,教师打断了学生的讨论,进入了下一步的教学,此时茫然、失望的神情留在了学生的脸上。 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教学案例片段进行分析,并简述你的观点。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案例: 在音乐鉴赏课《音乐与人生》上,教师安排了“讨论音乐与人生的关系”的教学环节,前后左右的学生立刻组成小组展开讨论。教师站在一旁若有所思,似乎在思考下一步的教学进行,又似乎在计算课堂上已过去的时间,然后随意地在各组间巡逻了一遍,既没有参与、指导学生如何合作探索,也没有调控学生在小组内的交流活动。不到两分钟,教师打断了学生的讨论,进入了下一步的教学,此时茫然、失望的神情留在了学生的脸上。 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教学案例片段进行分析,并简述你的观点。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案例:某教师开展了题为《格尔尼卡》的自主性美术学习活动,教师先让学生自由组合,然后搜集作品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与探究,最后以学生分组汇报的形式结束活动,这节课气氛活跃,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然而观摩此课的老师却提出了一些批评,如:这样的课堂学习效率过低,不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学生的答案“异想天开”,偏离教材中的解释太远……问题:针对上述案例,请你谈一谈自主性学习美术活动的利弊,如果你是美术老师,如何更好地开展此类美术活动。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案例: 在《俄罗斯民族风情》的鉴赏课课堂上,教师根据《荒山之夜》这部交响音画所描绘的场景选用先听《聊斋》的片头音乐的方式,让学生谈感受,再分析音乐特点,以此类推到《荒山之夜》的开头音乐。教师提问:“音乐为什么会给我们带来这样的感觉?”让学生带着疑问复听音乐。 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教学案例片段进行分析,并简述你的观点。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案例: 在《俄罗斯民族风情》的鉴赏课课堂上,教师根据《荒山之夜》这部交响音画所描绘的场景选用先听《聊斋》的片头音乐的方式,让学生谈感受,再分析音乐特点,以此类推到《荒山之夜》的开头音乐。教师提问:“音乐为什么会给我们带来这样的感觉?”让学生带着疑问复听音乐。 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教学案例片段进行分析,并简述你的观点。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案例: 教师在上音乐鉴赏课《丝竹相和》的过程中,不仅带来了一些乐器并且与学生一起仔细分析、讨论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的产生过程,以及历史上的一些著名的曲牌等;而且教师又分享了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一些区别等;继而让学生观看了《中花六板》《娱乐升平》片段,接着介绍了这两个乐曲的旋律特点和演奏的心得体会。在45分钟时间里学生只听了一遍老师演奏和演奏片段,下课铃就响了。 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教学案例片段进行分析,并简述你的观点。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案例: 教师在上音乐鉴赏课《丝竹相和》的过程中,不仅带来了一些乐器并且与学生一起仔细分析、讨论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的产生过程,以及历史上的一些著名的曲牌等;而且教师又分享了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一些区别等;继而让学生观看了《中花六板》《娱乐升平》片段,接着介绍了这两个乐曲的旋律特点和演奏的心得体会。在45分钟时间里学生只听了一遍老师演奏和演奏片段,下课铃就响了。 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教学案例片段进行分析,并简述你的观点。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案例:在鉴赏课《独特的民族风》的教学中,教师针对课本歌曲采用总听、分段听、演唱歌曲旋律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听了一遍又一遍,但每遍都没有提出要学生去欣赏歌曲的内涵,感受其中的情感。结果重复演听了许多遍后.不仅学生对歌曲内容、内涵没有把握,而且大家均流露出厌倦之感。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教学案例片段进行分析,并简述你的观点。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