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本题共包含 3 个小题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某校高二(5)班召开“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建设美丽家园”的主题班会。同学们积极展开交流,请你参与其中。
[了解新布局]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十六届六中全会增加了社会建设,十八大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届四中全会又增加了依法治国。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领悟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届四中全会又强调了这一目标。江苏省扬州市也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好扬州”的目标。扬州市在建设美好家园过程中,对全市进行总体规划,大力发展扬州旅游,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二、三产业,有力地推动了美好扬州建设。
[助力新蓝图]
王同学在交流中说,建设美丽中国,关键是建设美丽家园,要坚持生态优先,形成“城美人富”的良好局面;坚持因地制宜,彰显本地特色,使扬州更具魅力;注重挖掘和弘扬扬州优秀历史文化,在保持城市建设共性的基础上,彰显扬州古典元素和特色。

简答题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不断拓展,体现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正确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入。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

答案解析

简答题2

请运用联系的相关知识,分析江苏省扬州市建设“美好扬州”的做法。

正确答案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扬州市在建设美好家园过程中,通过发展扬州旅游,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二、三产业,有力的推动了美好扬州建设。
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规划好美好扬州建设;发挥关键部分的作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凭借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建设美好扬州。

答案解析

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联系的知识”,其次是本题的设问限定江苏省扬州市建设“美好扬州”的做法。分析某种做法时,我们只要说明该做法符合相关的理论要求即可。我们可以从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角度,分析大力发展扬州旅游,带动二、三产业发展,推动美好扬州建设;根据材料中的“总体规划”,我们还可以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说明从整体着眼,立足全局作出的战略部署,发挥关键部分的作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凭借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建设美好扬州。
简答题3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为建设美丽家园献计献策。

正确答案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坚持生态优先,建设美丽家园。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因地制宜,彰显本地特色,建设美丽家园。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在个别基础上研究一般,在一般指导下研究个别,实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保持城市建设共性的基础上,彰显扬州古典元素和特色也体现了这一点。

答案解析

解答主观题要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就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和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审读主干材料,抓住关键词“关键”“因地制宜”“保持城市建设共性的基础上,彰显扬州古典元素和特色”,调动运用主要矛盾、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等知识,回答时结合建设美丽家园进行分析。 考点: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相似试题
  •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 ②2014年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 ③第17届亚洲运动会于2014年9月19日-10月4日在韩国仁川举行 ④欣赏《中国好声音第三季》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2014年8月3日云南省鲁甸县发生6.5级强震 ②201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开幕 ③2014年09月19日-2014年10月04日在韩国仁川举行第17届亚洲运动会 ④某校为了迎接2015年高考的到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共铸诚信·诚信高考”活动 ⑤粤曲 ⑥经济体制改革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按照惯例,明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通过依法治国纲要,这表明这体现了党的执政方式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研究推进依法治国的问题。推进“依法治国”()。 ①是中国迈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 ②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③能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执行 ④有利于党的执政方式实现由民主执政向依法执政的转变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历史充分证明:法治兴则国家昌,法治明则国家强,法治衰则国家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法治。今年1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并作出决定。2月12日,文件起草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文件起草工作正式启动。文件起草组在成立以来的8个多月时间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开展专题论证,反复讨论修改。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份规划执政党依法治国路线图的纲领性文件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将对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起到积极作用。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历史充分证明:法治兴则国家昌,法治明则国家强,法治衰则国家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法治。今年1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并作出决定。2月12日,文件起草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文件起草工作正式启动。文件起草组在成立以来的8个多月时间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开展专题论证,反复讨论修改。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份规划执政党依法治国路线图的纲领性文件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将对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起到积极作用。

    简答题查看答案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用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制度建设开辟新境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①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②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③是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要求 ④是党依法行政的重要体现

    单选题查看答案

  •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体现了()。 ①中共中央行使最高决定权,决定党和国家的重大事务 ②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崇尚宪法权威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依宪执政,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坚持依照宪法行政

    单选题查看答案

  • 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告指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做到依法行政,政府必须()。 ①合法行政,严格依法管理和服务 ②合理行政,修改完善法律体系 ③民主决策,支持公民行使质询权 ④依法决策,过程要符合法定程序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校秋季运动会 ②苏州月•中华情—2014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 ③2014年10月将召开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 ④到网上参加“双11”网购 ⑤欣赏中国好声音 ⑥参加香港反占中游行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