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做一个虔诚佛弟子根除傲慢心理,首贵忍辱,但忍辱是否有限度?应至何种限度?

正确答案

宜以七觉支作借镜,凡有益众生,或助长菩提,‘忍’可不加限度,如释尊昔受歌利王割截身体是。或不忍而益众生长菩提,于‘忍’则有从权,如释尊昔救五百商人,而杀起恶心者是。当时之杀机,是悲悯,非忿恨,是救他堕落,而自愿堕落。迹似不忍,实仍为忍也。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本是鸾生,今已皈依三宝做佛弟子,而不去鸾堂是否会受神等谴责?如再去做鸾生是否合皈依之戒条?

    简答题查看答案

  • 佛弟子做人的基本道德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佛在世时,闻法大菩萨及阿罗汉等弟子是否吃素?

    简答题查看答案

  • 一些用符咒来治病的人,据他们自称也是佛弟子,请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简答题查看答案

  • 五戒之中邪淫一戒,有佛弟子告诉我,戒邪淫常做亲人观想,自可戒。予是卅几岁未结婚青年人,又在芸芸众生工作,外有淫语邪词之引诱,内有生理上之冲动,何况在这亚热带,没有相当佛学境界的我,虽做亲人之观想,亦不能克制魔障。自知生前业重,请指示方法,尤其难者生理上的抑制。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维摩诘是否为佛弟子,不然是跟谁学的。其师父是谁。抑或如缘觉无师自悟的?

    简答题查看答案

  • 佛弟子有入妻接产房,再入三宝佛寺礼佛,未知有无过失?若是道教论理便是入产房不清净有污秽,来生有罪果?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弟子对地狱有无方所发生疑问,是否佛为教化众生的警策方便语?是否在罪障深重人的心中?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按照佛制规定在家与出家弟子所皈依(或受戒师剃度师)师父是否有辈份之区分,即师父、师叔、师公、祖等的称呼?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