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对象性关系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近代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实际状况,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深入的哲学思考,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论

正确答案

(1)生产劳动是沟通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和纽带。人和自然是互为对象性的存在,这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对象性关系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生产劳动建立起来的。正是通过人类不间断的生产劳动和实践过程,才使得人类的文明不断产生和发展,社会历史才得以进步。
(2)人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在整个自然界中,只有人才能够对自然界认识和改造,从而引起自然界的人化过程,这体现出人对自然的能动性。但同时,马克思主义也认为,在人与自然关系当中,不仅要注意到人对自然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要注意到自然界对人及其活动的先在性、制约性,要使人的活动与自然现象、自然规律和谐一致。
(3)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条件和途径。首先,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前提。其次,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必须转换人们的价值观念。再次,建立先进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中心内容。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近代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实际状况,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深入的哲学思考,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论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马克思恩格斯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多选题查看答案

  •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资本主义社会处在()。

    单选题查看答案

  •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是因为()

    多选题查看答案

  •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包括()

    多选题查看答案

  •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观点提出哪些重要的思想观点?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观点提出哪些重要的思想观点?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观点提出哪些重要的思想观点?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反杜林论》恩格斯写成于();第一次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第一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

    填空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