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阅读教师的教学实录(节选)完成下列各题。案例:师:苏洵的《六国论》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地方不太符合史实,有些地方说理也欠妥当,谁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学生思考,自由讨论后纷纷举手发言)生:我觉得课文中关于六国的灭亡顺序与史实不符。文中说“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可是根据我们学过的中国古代史,秦灭六国的时间和顺序分别是: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公元前229年秦灭赵,公元前225年秦灭魏,公元前224年秦灭楚,公元前222年秦灭燕,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统一中国。文中的说法不太符合历史。生:苏洵提出的“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的观点是应该肯定的;但他的“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的观点,我们却不能赞同,我们认为燕国后亡是秦远交近攻的合纵策略所决定的。因为六国中燕、齐离秦最远,要先灭燕就必须越过赵、魏,这就势必会违背秦国的策略,就会对秦不利。因此,秦只能在灭亡了魏、赵等国后才进兵灭燕。由此可见,“用兵之效”的说法是不合历史真实的。……师:以上同学敢于质疑,并且分析得头头是道,老师在这里提出表扬。可是这样一来我就开始担心,苏洵的《六国论》“漏洞”这么多,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学生思考,讨论)生:《六国论》第二部分的论据中虽有一些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但总体来说还是反映了历史的规律,完全能够证实他“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胜,弊在赂秦”的观点。生:《六国论》是一篇借古讽今的政论文,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北宋王朝屈辱妥协的外交政策进行委婉的讽谏。因此,本文虽有不妥之处,但论证说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师:古人论史,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六国论》能够针对现实,借评论六国讽喻北宋王朝,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文章的意义是深远而积极的。不过,北宋统治者并没接受这些意见,“庆历纳款”后又过了31年,宋神宗熙宁八年(1073年),辽国又一次提出领土要求,神宗比他的前辈走得更远,竟然割了山西境内黄河东西700里土地给辽国。以后的北宋、南宋统治者同样不接受这些历史教训,因而最终招致了灭亡。因此,从这点看,《六国论》借评论“六国破灭”的史实,精辟地提出了“弊在赂秦”的观点,以警告北宋统治者,要他们汲取历史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文章写得尖锐泼辣,机锋雄辩,很有警策作用。尽管苏洵的史论并不确切,但他“文为时作”,针对北宋王朝赂敌求和的现状,主张抗战守土,这在当时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问题:1.阅读以上教师有关《六国论》的教学实录(节选),并对其作出合理评价。

正确答案

1.【参考答案】首先,本案例片段较好地做到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阐发的观点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在这一片段中,教师在学生理解和把握了全文基本思想观点和结构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六国论》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地方不太符合史实,有些地方说理也欠妥当,谁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这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既给学生提供了质疑的起点,也指出了思考的方向和范围,从而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质疑和思考。其次,这一案例还很好地体现了正确处理文本的基本理解与多元解读的关系。这一点体现在教师设计的第二个更值得深思也更令人忧虑的问题上:“以上同学敢于质疑,并且分析得头头是道,老师在这里提出表扬。可是这样一来我就有了担心,苏洵的《六国论》‘漏洞’这么多,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根据这一问题,教师巧妙引导,学生经过自由讨论,不仅给出了精彩回答,而且完成了对课本内容的多元解读。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阅读《竹影》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教学《空城计》,教师推荐另外几篇节选自四大名著的作品,建议学生比较阅读,下列作品不适合推荐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阅读《木兰诗》的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师:伙伴在遇到花木兰女装出现时言行神态如何?生:“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师:找得非常好,下面我请几位同学来表演一下。(陆续叫的几个同学都没把伙伴那吃惊的神态表演出来)生:老师给我们表演一下吧!教师课前并无相关准备,一时显得比较尴尬,学生们开始窃窃私语起来。但这位教师并没有拒绝,而是迅速调整状态,接着便进入角色,用吃惊的神态表演:“啊,你是女人……”表演完后,学生给予了老师热烈的掌声对上述教学实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阅读两位教师的教学实录(节选),完成问题。教师A:《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实录(节选)(教师在导入环节运用幻灯片展示与《红楼梦》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对文章有初步的了解。)师:请大家听课文朗读录音。(播放朗读音频,学生认真倾听)师:好,请同学们思考屏幕上的问题。(用幻灯片呈现8个问题,学生按照顺序依次思考、回答,教师再用幻灯片依次呈现答案)师:看来大家已经有了一些个人的见解,我们再来具体品味一些美句。(用幻灯片呈现课文中的9个语句。学生思考、品味后,教师再用幻灯片逐句呈现赏析结论)教师B:《祝福》教学实录(节选)师:鲁迅的《祝福》是一篇发人深省的散文。它写出了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的社会现实。昨天我们已经了解了大意。下面我们来看一段电影,走进鲁迅的《祝福》。(播放电影《祝福》,大约15分钟)师:好,看完了。大家来说说你对祥林嫂这一人物的感受是什么。生1:可怜。生2:可悲。生3:被压迫。师:嗯,还有5分钟就下课了。这节课我们围绕电影《祝福》讨论得很热烈。大家说得也很好。你们再想想,我们是否还读到过相同内容的作品呢?请大家在《祝福》的背景音乐下,回想,一会儿来交流。师:好,快下课了,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个单元我们学了《林黛玉进贾府》和《祝福》《老人与海》三篇小说,大家对中外小说有了哪些认识?(学生回答,教师用幻灯片展示自己对中外小说的见解)师:好,今天我们的学习就到这里。今天的作业就是精选一篇自己喜欢的小说,给其中的某个人物写一封信。 问题:请指出两位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方面各自存在的问题,并简要解析。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下面一段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师:(赞叹的,语气上扬)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啊?生:(异口同声)好!师:(试探的)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文章的形式还是……生:(齐声)内容!师:(满意地)好!接下来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深刻而又富有哲理的内容!以下对这段教学片断评析错误的一项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阅读下面一段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师:(赞叹的,语气上扬)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啊?生:(异口同声)好!师:(试探地)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文章的形式,还是…生:(齐声)内容!师:(满意地)好!接下来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深刻而又富有哲理的内容!以下对这段教学片段评析错误的一项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阅读下面这段教学实录并回答问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以下是结合新课程理念对这位教师的做法进行的评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阅读《云南的歌会》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师:同学们,上课!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有人用三句这样的话来评价它。第一句话,这篇课文的特色是多么鲜明啊。第二句话,这篇课文的片段的描写是多么生动啊。第三句话,这篇课文表现的生活是多么有趣啊。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围绕这三句话来进行。对以上实录的分析,正确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下面是一位教师教授高中语文必修五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实录(片段)的开篇介绍,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师:本文的作者是谁?生:施耐庵。师:本文节选自哪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生:《水浒传》。师:中国四大名著中的另外三部是什么?作者分别是谁?生:《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对此教学实录片段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阅读《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师:郑伯当时没采取军事抵抗的手段来解除危难,而是听取佚之狐的意见,运用游说敌军主帅的方式。但当郑伯去请烛之武时,烛之武很快答应了吗?生1:没有,因为他有突出的才能却没有被重用。师:请同学们朗读第二段的对话,揣摩人物的心情。(全班同学自由朗读第二段。然后教师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文中郑伯、佚之狐、烛之武的对话,但是感情把握不到位)师:请你们说说自己朗读角色的心情。生2:佚之狐很恭敬。生3:郑伯很诚恳,表达出真诚的歉意。生4:烛之武心里不满,觉得自己的才华被埋没,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全是因为君王的过错,所以他表现出很委屈。以下对这段教学实录片段评析错误的一项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