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味觉的产生途径
首先是呈味物质溶液刺激口腔内的味感受器;然后通过一个收集和传递信息的神经感觉系统以脉冲形式传导至大脑的味感中枢;最后通过大脑综合神经中枢系统的分析产生味感。
注意:呈味物质只有溶解后才能刺激味觉细胞产生味感,口腔中由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以及无数小唾液腺分泌出来的唾液是呈味物质天然溶剂。
影响味觉的主要因素
(1)呈味物质的结构
呈味物质的结构是影响味感受的内因,一般来说,糖类产生甜味;能解离出H+的物质产生酸味;盐类产生咸味;生物碱产生苦味。但有例外,如乙酸铅呈甜味,草酸无酸味而呈涩味,有些分子结构上的微小变化会致味感发生很大变化。
(2)呈味物质与味觉细胞接触的部位
味觉感受器——舌头上味蕾分布不均匀,因而存在敏感区,利用这一特性,人们经适当训练可大大提高味觉敏感度,某些难以区分的味感(如酸与涩)也可通过呈味特性加以区别。
(3)温度
不同呈味物质的味感与温度关系不同,一个食品体系的风味是数种味感的综合结果。温度对味觉的影响表现在味阈值的变化上,感觉不同味道所需要的最适温度有明显的差别。四种基本味中,甜味和酸味的最佳感觉温度在35~50℃,咸味最适感觉温度为18~35℃,而苦味则是10℃。
(4)介质
介质的粘度会影响可溶性呈味物质向味感受器的扩散,辨别味道的难易程度随呈味物质所处介质粘度而变化;介质的性质会影响呈味物质的可溶性或者是抑制呈味物质有效成分的释放;介质影响还与呈味物质浓度有一定关系。
(5)各种呈味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大多数天然呈味物质的味道不是单纯的基本味,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味道组合而成,大多数食品也是包含有多种基本味的体系。因此,不同味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味觉会产生重大影响,如补偿作用和竞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