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本题共包含 4 个小题

材料一:(康熙元年)令滨海民悉徒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于是麾兵拆界,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
材料二:(康熙五十五年下诏)海外有吕宋、葛喇巴等处,常留汉人,自明以来有之,此即海贼之薮也……东洋可使贸易,若南洋,商船不可令往。
——《清圣祖实录》
材料三: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窘迫)。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致远之无方,故有以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清】蓝鼎元《论南洋事宜书》

简答题1

据材料一,归纳康熙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正确答案

封锁台湾(或收复台湾需要)。给沿海居民带来巨大灾难。

答案解析

从材料“令滨海民悉徒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可以看出,康熙帝海禁的目的是封锁台湾,此政策给沿海居民带来严重的灾难。
简答题2

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实行“海禁”的主要目的。这里的“海禁”与材料一中的“海禁”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

清除海贼(防止沿海商人与海盗勾结)。材料一:完全禁止;材料二:限制。

答案解析

从材料二“此即海贼之薮也……”可以看出康熙帝此时的海禁政策的目的是清除海贼。材料二中明确指出,东洋可贸易,南洋不可。材料一禁止海外贸易。
简答题3

据材料三,指出“开海”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如识,归纳“海禁”对中国社会长远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

正确答案

积极影响:人民富足;社会安定。消极影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延缓了中国发展步伐。

答案解析

南洋开海带来了经济的影响,出现家给人足的局面,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简答题4

综合上述材料,由“开海”与“海禁”的反复,指出清朝统治者政治决策上的根本出发点。

正确答案

维护封建统治。

答案解析

清朝统治者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都是维护自身的封建统治的,分析类似的问题,都是要从这个角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