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1)产业内贸易理论提出与假设前提:理论基本是从静态出发的;以不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市场,而非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具有规模收益;考虑需求的情况。
(2)产品的同异质性。同一产业是指生产的产品投入要素接近,产品用途可以相互替代;产品的同质性是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市场区位不同,市场时间不同;产品的异质性是指产品间不能完全替代(尚可替代),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
(3)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①国家间大宗产品,如水泥、木材和石油的贸易;
②合作或技术因素的贸易,如银行业走出去引进来;
③转口贸易;
④政府干预产生的价格扭曲,促进出口同种产品有利可图;
⑤季节性产品贸易。
(4)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国际产品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这是体现在产品牌号、规格、服务等特点上的不同,需求因特点不同产生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
(5)需求偏好相似论。需求偏好相似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动因。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因厂商首先满足的是国内市场;人均收入决定一个国家需求结构,收入相似则市场之间的隔阂较小,易于发生贸易。
(6)规模经济的贸易利益。具有相似禀赋的不同国家,其中若有一国因规模经济而使
成本降低(源于固定资本分摊、专业化分工),它便会因此产生新的优势,而在贸易中受益。
(7)产业内贸易水平的衡量指数:巴拉萨指数。
(8)评价。产业内贸易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批判,尤其是其假定更符合实际,理论从需求角度进行了考察。规模经济是当代经济重要的内容,对于它的追求,产生了许多利益,这一理论是对比较利益的补充和发展,但是该理论基本是静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