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m,15m)
B(15m,25m)
C(20m,30m)
D(25m,35m)
如图3-3所示,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m,40m)、(40m,40m),实测两已知点到待测点P的距离D1、D2分别为12m、10m,D为20m。则由距离交会法确定的待测点P的坐标为()。
单选题查看答案
如图,已知A(100m,100m)、B(200m,200m),方位角α0=45°。测量A点到P的水平距离D=38m,观测水平角β=52°。界址点P的坐标的计算结果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如图3-1,已知A(100m,100m)、B(200m,200m),方位角α=45°。测量A点到P的水平距离D=38m,观测水平角β=52°。由极坐标法计算界址点P的坐标,其结果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土地权属界线、行政界线与用地范围线的交叉界址点编号应冠以字母表示,其中A表示()。
单选题查看答案
界址认定后,在双方指界人均在场的情况下,调查人员应对所认定的界址点在实地现场按照()的要求设置界标。
单选题查看答案
分割点在原界址线上时,可依申请者埋设的()勘丈该分割点距两界址点距离后,计算分割点坐标。
单选题查看答案
用钢尺丈量细部点之间的距离,与按两点坐标反算的距离相比较,其差值AD应满足()。
单选题查看答案
除大型线性工程外,界址桩之间的距离,直线最长不得超过()m。
单选题查看答案
界址点坐标成果表"距离"栏填写相邻点间距离,其数据是根据相邻两点坐标边长反算而得到的,取位为()m。大型线性工程可以忽略此项。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