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本题共包含 2 个小题

材料一:我国是传统的陆权国家,海洋国土观念淡薄,对海洋问题长期缺乏足够的重视,加之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海上形势日趋严峻、复杂,其中尤以我国与周边海上邻国的海洋权益争端为甚。当前,钓鱼岛主权是我国维权任务的重中之重,考验着我国的智慧和实力,钓鱼岛问题的解决方式及其所产生的后果,将对黄海、南海问题产生重大影响。
材料二:记者调查发现,得知菲律宾立法夺取中国岛屿之前,23%的受调查者表示从未听说过黄岩岛;而接近80%的受调查者不知道黄岩岛的正确位置。不少国人不知道钓鱼岛的历史和地理状况,有些媒体甚至使用外国名称。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但是保卫国土领海,慎战不等于免战,怯战不等于不战,尽管在维护海洋权益方面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知己知彼,定能赢战。

简答题1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公民必须具备什么海洋战略意识?

正确答案

①海洋国土主权意识。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主权国家具有独立权、自卫权和管辖权。钓鱼岛、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主权不容侵犯。
②国家利益意识。中国要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③公民义务意识,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答案解析

简答题2

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方面怎样坚持唯物辩证法?

正确答案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歪曲历史事实、割断历史联系的行径必须坚决反击,同时海洋维权是个系统工程。
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海洋维权面临种种困难局面,我们有必要分析我国海洋权益面临的挑战,思考新形势下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对策,相信一定能打开海洋维权的新局面。
矛盾具有普遍性,所以我们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看到国与国之间既存在共同利益,又存在利益的冲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要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主要矛盾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我们要抓重点和关键,应对中日、南海的中越问题是海洋维权的重中之重。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材料一:我国是传统的陆权国家,海洋国土观念淡薄,对海洋问题长期缺乏足够的重视,加之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海上形势日趋严峻、复杂,其中尤以我国与周边海上邻国的海洋权益争端为甚。当前,钓鱼岛主权是我国维权任务的重中之重,考验着我国的智慧和实力,钓鱼岛问题的解决方式及其所产生的后果,将对黄海、南海问题产生重大影响。 材料二:记者调查发现,得知菲律宾立法夺取中国岛屿之前,23%的受调查者表示从未听说过黄岩岛;而接近80%的受调查者不知道黄岩岛的正确位置。不少国人不知道钓鱼岛的历史和地理状况,有些媒体甚至使用外国名称。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但是保卫国土领海,慎战不等于免战,怯战不等于不战,尽管在维护海洋权益方面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知己知彼,定能赢战。 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方面怎样坚持唯物辩证法?

    简答题查看答案

  • 中国人几千年来逐鹿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的陆权思想根深蒂固。中国人不重视海洋,没有海权观念,使数百年来中国失去了海洋竞争意识,并酿成近代中国的悲剧。这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我国拥有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域在内的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海洋资源丰富,但是我们的海洋观念淡薄,缺乏海洋国土意识。2010年5月12日,国家海洋局正式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0》明确提出:要立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把握国际海洋事务发展新动向,树立海洋发展全球观,坚决捍卫国家海洋权利和利益。 鉴于我领海周边国家提出的不同领土要求,我国政府在不放弃主权的前提下,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解决原则。对日本所提冲之岛礁划界案、越南和马来西亚所提南海划界案及时采取反制措施;同印尼等周边国家开发多项实质性合作项目,与马来西亚签署了政府阿海洋科技合作协议;中国将继续推进同周边海上国家的和谐建设。 运用政治生活有有关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世界海洋法规定,中国拥有的海洋国土面积是299.7万平方公里,包括内水、领海及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201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海洋是我们宝贵的蓝色国土。要坚持陆海统筹,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大力建设海洋强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及国家利益、建设海洋强国方面发挥的作用。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我国是一个有着1.8万多公里大陆海岸线、6500多座岛屿、30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海洋大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部分“蓝色”国土安全正在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威胁。十八大报告首度将建设海洋强国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宣示中国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2014年10月9日至13日,“海巡21”轮展开为期5天南海海域例行巡航。2014年10月16日,“中国海警1306”船正式入列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所属的中国海监北海总队,即起航执行海洋维权任务。过去一年来,中国海监船已对东海钓鱼岛海域、南海维权定期巡航执法常态化,我国的巡航领域在加大,已到达南沙最南端曾母暗沙,同时,随着巡航次数和频率的增加,应对问题的速度也在加快。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开展海洋巡航执法保卫蓝色国土的依据。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海洋是我们宝贵的蓝色国土。要坚持陆海统筹,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大力建设海洋强国。要维护好国家海洋权益,我国应()

    单选题查看答案

  • 西方海洋文明暴力洗劫东方内陆文明的时代虽已远去,可是全球化的蓬勃兴起,再次使蕴藏着丰富资源的海洋成为人类通向四面八方的“巨大的公路”。 材料一: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财富的增长与国家海权而非陆权的扩张是同步上升的。这是因为,海洋是地球的“血脉”,因而也是将国家力量投送到世界各地并将世界财富送返资本母国的最快捷的载体。于是,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财富的关键。 ——摘编自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 材料二:中国近代的有识之士逐步认识到“兴帮[邦]张海权”的道理,孙中山说:“中国海权一日不兴,则国基一日不宁。”“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太平洋之门户权。人方以我为争(意为:别国以我国为争夺瓜分的对象),岂置之不知不问。”孙中山面对旧中国的形势,从民族存亡和民生的角度关注海洋,在《实业计划自序》中说: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 ——摘编自杨金森范中义《中国海防史》 依据材料三简述孙中山的海权思想。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的海权为什么不能得到保障?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当代中国应如何看待海权问题。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