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本题共包含 2 个小题

魏亮是高山大学的经济系讲师,负责工商管理的教学工作。去年他是全校的先进教师。他热爱教学,仔细研究教法,但在研究与著述方面业绩平平,没有多大起色。今年系里来了一批年轻的硕士、博士生,改变了教师队伍的结构。这些人的特点是学历高、基础好、知识面广,但并不象魏老师那样认真仔细地教学。他们中最有名的是孙强,刚满32岁,博士毕业,来校不足三月,就在有关专业杂志上发表了三篇论文。后来有人传说学校为了提高知名度,将调整先进教师的标准,要十分重视研究成果和著述。对这种说法魏老师并不相信,只认为“老师主要是教好书”。可在今年年底评比时,孙强被评为先进教师,并获奖1000元,而魏亮却没被评上,至今他还想不通呢。

简答题1

请分析魏亮的个性特征。

正确答案

魏亮的性格特征是:踏实、稳重、责任心强。这从他热爱教学、仔细研究教法,是全校的先进老师等语言中能看得出。他尽自己所能教学,并热爱这个职业,从这一点来说是个好老师。

答案解析

简答题2

魏亮为什么想不通,根据认知不协调理论,你怎样帮他想通?

正确答案

根据菲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可以知道,魏亮之所以会想不通是因为:首先,他在教学方面有专长,而且得到过大家的公认,凭什么新来的年轻老师仅仅发表几篇论文,就可以轻松地挂上“先进教师”的头衔。其次,学校是育人的地方,除了教学,不可否认要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面的思考及对理论的研究,但这并不能掩盖教学的重要性。若对理论的研究重要过实际的教学工作,那还要老师做什么,大家直接在报纸杂志上见面就行了,勿需来到课堂听老师的讲解。再说,学校的这种做法是否欠妥。先进老师的标准,是在没有认真仔细教学的基础上,几篇论文和著述就能替代的?
根据"认知不协调理论",要消除魏亮这种想法,理论有:
(1)引进新的认知元素,即接受重视研究成果的新思想.
(2)改变态度和行为,即改变固执的态度,接受政策的改革,充实自己。
方法有:第一,要帮助魏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及其价值观。自己的价值观理念是否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导向。他仍是一名好教师,并不因为没有评上先进教师而掩盖了他的光彩。
第二,加强对自身不足的认识,作为一名好老师,不仅要在教学上胜人一筹,还要重视对理论的研究和引导学生对知识领域更深层次的思考。
第三,加强自身的学习,好老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让人折服,还要注重提升自已的知识修养。好老师也要全面发展,论文的发表可以让人从另一个角度对自己有新的认识和了解。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