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张介宾对“阳非有余”是如何论证的?

正确答案

(1)从阴阳的生理状况分析,认为《内经》所说的女子二七、男子二八而天葵至,以及“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说明了“人生全盛之数,惟二八之后,以至四旬之内,前后二十余年,而形体渐衰矣”,形体之衰虽然是阴气亏虚的表现,但张氏进而认为“阴以阳为主”,阴气的生成和衰败都以阳气功能作用为主导。
(2)“形气之辨”:张氏认为,由于阳化气,阴成形,故凡人之所以通体能温,一生之所以有活力及五官、五脏之所以有正常的功能活动,都是阳气的作用。相反,当人一死,便身冷如冰,知觉尽失,形存而气去,此谓阳非有余之故。
(3)“寒热之辨”:从春夏阳热而生化万物,秋冬阴冷而缺乏生意,说明“热无伤而寒可畏”以之论证阳气的重要性。
(4)“水火之辨”:张氏认为,水属阴而火属阳,凡水之所以产生、所以生物、所以化气,均有赖于阳气的作用,故说“生化之权,皆由阳气”,又可见阳气之重要。张氏认为在生命过程中,“难得而易失者为此阳气,既失而难复者亦为此阳气”所以阳非有余。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