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叶、蘖同伸规律(N-3)、(N-2)?影响分蘖发生的因素?分蘖成穗规律?

正确答案

(1)N-3“同伸关系”。幼苗主茎出现第三叶时(用3/0表示),由胚芽鞘中伸出胚芽鞘分蘖,即C蘖,这是主茎上最先发生的分蘖,但该蘖发生与否,取决于品种和栽培条件。当主茎伸出第四叶时,主茎第一叶的叶鞘中长出主茎节位的第一分蘖,即I蘖。以后主茎每出现一片叶,即沿主茎出蘖节位由下向上顺序伸出各个分蘖,其出蘖位与主茎出叶数呈N-3的对应关系。
(2)N-2“同伸关系”。每个一级分蘖在伸出三片叶时,也能长出第一个二级分蘖,这个二级分蘖是由分蘖鞘腋长出的。当主茎长出第六片叶时,I蘖已达三叶龄,在其蘖鞘也同时伸出第一个二级分蘖,即IP蘖。上述叶蘖同伸关系是一种理论模式,与田间实际出蘖情况并不一定完全吻合。当水肥不足,栽培技术不当时,同伸关系破坏,甚至形成“缺位”现象,如播种过深时,一级分蘖I常不出现。
影响分蘖发生的因素:
(1)温度;
(2)土壤水分;
(3)光照;
(4)播种深度;
(5)营养。
分蘖成穗规律:
(1)冬小麦有2个分蘖高峰期。北方冬麦区正常播期播种,出苗后15~20d开始分蘖,后随主茎叶片数增加,分蘖不断增加,形成冬前分蘖高峰。越冬期分蘖停止生长,(黄淮冬麦区在冬暖年份仍有少量分蘖增加)。翌春温度上升至3℃以上时,春季分蘖开始,气温升至10℃以上时,春蘖大量发生,形成春季分蘖高峰。
(2)春小麦只有一个分蘖高峰期,晚播冬小麦冬前无分蘖或分蘖少,只有春季分蘖高峰;南方冬麦区也只有一个分蘖高峰。
(3)分蘖的“两极分化”。无论冬、春小麦,通常在主茎开始拔节前,全田总茎数(包括主茎和分蘖)达最大值。此后,由于小麦植株代谢中心的转移及蘖位的差别,分蘖开始两极分化,小分蘖逐渐衰亡,变为无效蘖,早生的低位大分蘖易发育成穗,成为有效蘖。分蘖衰亡表现出“迟到早退”的特点,即晚出现的分蘖先衰亡。拔节至孕穗期是无效蘖集中衰亡的时期。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水稻叶、蘖同伸规则指什么?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稻、麦的叶蘖同伸规律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根据叶蘖同伸关系,当水稻主茎n叶抽出时,与之同时长出的分蘖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小麦分蘖发生与主茎出叶之间存在(n-3)的同伸关系,如主茎叶龄为5.4叶,此时植株理论分蘖数为()个(不含芽鞘分蘖)。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稻叶蘖同伸现象

    名词解析查看答案

  • 叶蘖同伸现象

    名词解析查看答案

  • 叶蘖同伸

    名词解析查看答案

  • 小麦主茎叶与一级分蘖呈N-3的同伸关系。

    判断题查看答案

  • 6叶期的水稻秧苗器官同伸为第第叶叶鞘迅速伸长,第叶节发根和第()叶发生分蘖。

    填空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