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本题共包含 2 个小题

材料一网络的迅猛发展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目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等多个部门联合整治网络谣言。谣言捕风捉影、似是而非,缺乏事实根据,带有很强的迷惑性和危害性。
材料二网络谣言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小而言之,网络谣言败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大而言之,网络谣言影响社会稳定,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现实或潜在的威胁,甚至损害国家形象。

简答题1

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网络谣言违背了哪些哲学道理。

正确答案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正确的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2分)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分)

答案解析

该题以网络谣言的产生与危害为材料,考查学生对唯物论和辩证法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学生首先要对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明确其具体原理有哪些,联系材料内容选取合适的要点进行分析。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联系的客观性上回答。
简答题2

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观的知识分析网络谣言传播的危害性。(6分)

正确答案

①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网络谣言制造者为了一己私利,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既影响了个人的声誉,也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4分)
②部分影响整体,少数人的制谣、传谣会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秩序,甚至损害国家形象。(2分)

答案解析

从材料二论述的网络谣言的危害来看,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讲的,一是对个人的危害,而是对社会和国家的危害。从整体和部分的联系上分析,还可以从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上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