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先秦儒家管理思想

正确答案

(1)思想出发点:
首先,儒家不仅认为人是构成国家整体的第一要素,人必土地、财货重要,而且提出“民为立国之本”的民本思想。
其次,得国的关键在于得民心。孟子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最后,还包括“以人道治人”。
(2)仁概念的构成要素
一,人的基本规定性。仁作为人的基本规定性,意指仁者爱人,爱人为人。首先,仁者爱一切人。其次,爱有差等。最后,急亲贤国家。
二,伦理道德。
三,人格理想与社会理想。
四,行为准则。所谓成仁之道有两层含义:其一,成仁之途径——克己复礼。其二,成仁之方法——执中求和。
(3)人性假设
人或者可以靠“存心养性”的内在道德修养,或者可借助于“化性起伪”的外部礼法强制而成为有道德的人。
(4)合法-合理性依据
社会所谓“合法性”依据,乃指古代管理所赖以存在的、反映治国主体意志并适应其政治需要的国家主体意识,这种国家主体意识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为社会多数人所共有的一种信念,进入人们的自觉有意识或沉入人们的自发无意识。
首先,国家前社会个人性质权力的存在和夏王朝早期国家的产生,导致“个人集权”的合法性。
其次,启时开始的“世袭制”的沿袭,商灭夏,周亡商和国家制度的设计、国家集体一时的出现,塑造了中国社会的“王朝正统观念”。
最后,中国走向早期文明的独特途径和宗法制度的出现,早就了“天下共主华夏统一”观念。
这样,“合法性”依据作为一种历史性观念,按其形成过程及内容的延展,可归纳为:个人集权——王朝正统——天下共主华夏统一观。
(5)治国模式
德治教化——发扬美好光明的道德,并用以教育感化人们,使之亦能去其旧染之污,以达至善至美。
修身治国——修养个人的道德,提高个人道德品性,以求齐家、治国,平天下。
(6)社会组织化方式
一,内仁外礼。通过出自人们内心“仁”的道德修养和来自外部社会“礼”的强制来规范,协调人们的行为,以达成社会的有序,统一和稳定。
二,执中求和。人们不应该走极端,要避免过与不及的出现。
中和原则1(道德修养)
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之“中”是天下之本,人之本性。但人因气禀所致,情发各异,故要求人们敢情发而皆中节——符合法度,常理,以实现天下之“和”。
中和原则2(国家治理)
抓住问题的终始本末,上下精细无所不尽,在众论不同之极的两端之间,用法,理量度而取其“中”而用。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是中国古代将先秦儒家思想推上神学之路的人。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儒家的管理思想以“仁”为本。代表人物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简述儒家的管理思想。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当中,儒家所主张的治国管理之道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制度大于总经理”是对儒家管理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判断题查看答案

  • 在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中 “适度”、“中和”、“至诚”的思想,对现代管理者实施有效的管理行为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请就此谈谈你的体会。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儒家行政组织思想的集大成者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在以下选项中,属于儒家思想的是()。

    多选题查看答案

  • 儒家思想的核心反映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