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什么是酮病?应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奶牛酮病又称奶牛酮血症、奶牛酮尿病,是泌乳母牛在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发生的一种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全身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酮血、酮尿、酮乳,出现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产奶量下降,间歇神经症状。本病多发生在高产奶牛以及饲养管理水平低劣的牛群,产后3周到2个月和第3~6胎次年龄的牛发病率高,冬季比夏季发病率高
(1)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饲料组合,不可偏喂单一饲料。妊娠后期和产犊以后,应减喂精料,增喂优质青干草、甜菜、胡萝卜等含糖和维生素丰富的饲料。适当增加运动,及时治疗前胃疾病。在分娩前7~10天一次灌服320克丙烯乙二醇,可有效降低体脂肪的分解代谢,减少产后酮病的发生。在分娩前2周和产后最初10天内,每天饲喂6~12克烟酸,可有效降低血酮的含量。
(2)治疗:首先应加强护理,调整饲料,减喂油饼类等富含脂肪的精料,增喂甜菜、胡萝卜、干草等富含糖和维生素的饲料,并适当增加运动。补糖,可用25%~50%葡萄糖液300~500毫升,静脉注射,每天两次。如同时肌肉注射胰岛素100~200IU,则效果更好。
补充产糖物质,可用丙酸钠120~200克,混饲喂给或口服,连用7~10天;丙二醇100~120毫升,口服,连用2天;甘油240毫升,口服,连用数天。也可口服乳酸钠或乳酸钙450克,每天一次,连用2天;或口服乳酸铵200克,每天一次,连用5天。促进糖原异生,可应用氢化可的松0.5~1克,或醋酸可的松0.5~1.5克,或地塞米松10~30毫克,或氢化泼尼松50~150毫克,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克,肌内注射。
解除酸中毒,可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液500~1000毫升,或口服碳酸氢钠50~100克,每天1~2次。对兴奋不安的病牛,可静脉注射5%水合氯醛乙醇注射液200~300毫升,或口服水合氯醛15~30克。为兴奋瘤胃蠕动,可酌用兴奋瘤胃蠕动的药物。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当奶牛出现酒糟中毒时,应如何防治?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奶牛结核病应如何防治?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当奶牛出现非蛋白氮中毒时,应如何防治?

    简答题查看答案

  • 什么是蹄叶炎?应怎样防治?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奶牛猝死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治?

    简答题查看答案

  • 什么是奶牛创伤性心包炎?如何进行治疗?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新生犊牛应如何护理?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应如何提高奶牛场的经济效益?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鲜奶应如何进行过滤和冷却?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