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
B0.9
C1.2
D1.7
一幢十层教学楼,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Ⅱ类场地。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中间横向框架的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 未考虑非结构构件刚度影响时的框架基本自振周期T1最接近于()s。
单选题查看答案
某1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楼,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房屋高度为34.0m。首层层高为3.2m,其他各层层高均为2.8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建于Ⅲ类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平面图(单位:mm) 考虑非承重墙体刚度,折减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0.60s,试问,该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α1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单选题查看答案
某拟建的高度为59m的1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对风荷载不敏感,其两种平面方案如下图所示(单位m)。假设在如下图所示的作用方向两种结构方案的基本自振周期相同。
单选题查看答案
某拟建的高度为59m的1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对风荷载不敏感,其两种平面方案如下图所示(单位m)。假设在如下图所示的作用方向两种结构方案的基本自振周期相同。
单选题查看答案
某12层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8度,丙类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建筑场地,建筑物平、立面如下图所示,非承重墙采用非黏土类砖墙。 由于结构布置不同,形成四个不同的结构抗震方案。水平地震作用分析时,四种方案中与限制结构扭转效应有关的主要数据见下表,其中Tt为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为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u1为最不利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u2为相应于u1的楼层水平位移平均值。试问,在抗震设计中,如果仅从限制结构的扭转效应方面考虑,下表中哪一种方案对抗震最为有利?()
单选题查看答案
位于9度抗震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属Ⅱ类的办公大楼,地面以上有10层,总高40m,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剖面和平面如下图所示。该楼层顶为上人屋面。通过计算,已知每层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2500kN,每层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屋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3050kN,屋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经动力分析,考虑了填充墙的刚度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为0.9s。该楼的结构布置、侧向刚度及质量等均对称、规则、均匀、属规则结构。办公楼的平面与剖面
单选题查看答案
位于9度抗震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属Ⅱ类的办公大楼,地面以上有10层,总高40m,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剖面和平面如下图所示。该楼层顶为上人屋面。通过计算,已知每层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2500kN,每层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屋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3050kN,屋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经动力分析,考虑了填充墙的刚度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为0.9s。该楼的结构布置、侧向刚度及质量等均对称、规则、均匀、属规则结构。办公楼的平面与剖面
单选题查看答案
位于9度抗震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属Ⅱ类的办公大楼,地面以上有10层,总高40m,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剖面和平面如下图所示。该楼层顶为上人屋面。通过计算,已知每层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2500kN,每层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屋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3050kN,屋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经动力分析,考虑了填充墙的刚度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为0.9s。该楼的结构布置、侧向刚度及质量等均对称、规则、均匀、属规则结构。办公楼的平面与剖面
单选题查看答案
某拟建的高度为59m的1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对风荷载不敏感,其两种平面方案如下图所示(单位m)。假设在如下图所示的作用方向两种结构方案的基本自振周期相同。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