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如何理解孔子的美育观?

正确答案

孔子的美育观代表着儒家的美育观点对我国后来的美育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孔子的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君子”,这是在外的优雅形象与内在在的仁爱之心的完美统一,需要进行什么塑造,即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核心是“仁”,而“文”即艺术(诗、乐、文等)在人性和人格完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孔子“仁心君子”的人格理想出发,构建起他的美育观:首先,强调以理节情,主张应让情感的宣泄接受理性或礼仪引导,“发乎情,止乎礼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塑造合乎礼教的仁人君子。
其次注重情感教育,认为“仁”需要从内心感受进行体认,外在的道德法则只有内化为个体自觉的情感要求,才能成为人格修养的组成部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第三,特别突出诗歌的感发作用。孔子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即诗歌可以兴发感情,可以观察世风民情,可以沟通群体关系,可以宣泄怨恨,因此重视诗歌的教化功能,认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习《诗经》,就没办法发言,从而形成了以诗歌为重要美育途径的“诗教”传统。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育观对后来的中国美学理论影响最大,其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

    填空题查看答案

  • 怎样理解大众文化的美育途径?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怎样理解美育这一概念?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青少年美育原则的理解。

    简答题查看答案

  • 何谓审美能力?举例说明美育是如何提高人的审美能力的?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教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括()。

    填空题查看答案

  • 下列方法中属于美育方法之一的是()。

    填空题查看答案

  • 青少年美育的意义在于()。

    多选题查看答案

  • 美育的具体特征是什么?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