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第一次鸦片战后中国机械进口约为19万海关两,第二次鸦片战后机械进口不到30万海关两,1894年全国机械进口值总计是112万海关两,1895年到1899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大约为200万海关两。1909年到1913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达700万海关两。这实际上反映出()

A列强对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

B民族工业在甲午战争后获得较快发展

C中国关税自主权实际有所恢复

D传统手工业基本被大机器工业所取代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据英官方材料,在1837年7月到1838年6月,中国从英国(包括印度)的进口总值是560万镑,其中鸦片占60%。这年中国对英国的输出总值是310万英镑。对这种情况理解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19世纪下半叶,除鸦片以外,棉布和棉纱一直是外国输入中国的最大宗商品,比重约占30%左右。而全部消费资料占进口商品的比重在1873年和1893年分别为91.9%和91.6%。该材料表明()

    单选题查看答案

  • 19世纪前期,英国资产阶级采取卑劣的手段,靠“毁灭人种”的方法,向中国走私大量特殊商品——鸦片,以满足他们追逐利润的无限欲望。英国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末,中国丝织品的内销量折合生丝从5.06万担增至5.49万担,增长8.5%;外销量则由0.44万担增至2.21万担,增长了402.3%。这种情况()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在19世纪后半叶,棉纺织品始终列为中国进口商品中的重要项目。1874年至1894年20年间,洋布进口值增长88.4%,洋纱进口值增长将近986.7%。以上现象表明()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如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考察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19世纪下半期,棉布、棉纱一直是外国输入中国的大宗商品,比重约占中国进口商品的30%。其中消费产品占中国进口商品的比重在1873年和1893年分别为91.9%和91.6%。材料反映了()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中国棉织品进口数量由1872年的5万担增加到1890年的108万担,棉花出口由1873年的不足一万公斤增加到1893年的29万公斤。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