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本题共包含 1 个小题

注册会计师于2006年2月15日审查A公司应收账款明细账时,发现2005年12月31日B公司应收账款明细账有借方余额110 000元,经查证有关凭证,是2002年B公司向A公司购买木料的货款。

简答题1

说明“应收账款——B公司”明细账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审计意见。

正确答案

“应收账款——B公司”明细账可能存在下列问题:
(1)B公司与该公司在业务上有纠纷,故拒付货款。
(2)B公司无力偿还。
(3)可能是记账差错。
注册会计师应采用函证的方式进行调查。针对不同情况,作出不同处理:若是纠纷,则提议双方协商解决;若是无力偿还,则应在审批后确认为坏账;若是记账差错,则要及时加以更正。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2006年1月15日,注册会计师对A公司2005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审计中,查得“货币资金”项目中的库存现金为720元。1月16日上午8时,注册会计师对该公司出纳员所经管的现金进行了清点。该公司1月15日库存现金日记账余额为620元,清点结果如下: (1)现金实有数620元。  (2)银行核定该公司现金限额为800元。  (3)经核对1月1日一15日的收付款凭证和库存现金日记账,核实1月1日一15日收入现金数为2 500元,支出现金数为2 600元正确无误。

    简答题查看答案

  • 2006年1月15日,注册会计师对A公司2005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审计中,查得“货币资金”项目中的库存现金为720元。1月16日上午8时,注册会计师对该公司出纳员所经管的现金进行了清点。该公司1月15日库存现金日记账余额为620元,清点结果如下: (1)现金实有数620元。  (2)银行核定该公司现金限额为800元。  (3)经核对1月1日一15日的收付款凭证和库存现金日记账,核实1月1日一15日收入现金数为2 500元,支出现金数为2 600元正确无误。

    简答题查看答案

  • A公司2005年12月31日现金日记账的余额为728元,审计人员于2006年1月15日对其库存现金进行了盘点,实存数为426元,审计人员通过审查确认A公司2006年1月1日至15日收入现金1955元,支出现金2217元。要求:验证A公司2005年12月31日现金是否账实相符。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注册会计师曹家德、吉刚于2007年3月15日完成对鸿图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表的就地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发现,A公司诉鸿图公司赔偿案经长达一年半的审理,已于2007年1月15日宣告结束,鸿图公司被判决赔偿450万元。由于这一事项的存在使鸿图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受到了一定影响,但鸿图公司拒绝在2006年度财务报表中反映。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注册会计师曹家德、吉刚于2007年3月15日完成对鸿图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表的就地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发现,A公司诉鸿图公司赔偿案经长达一年半的审理,已于2007年1月15日宣告结束,鸿图公司被判决赔偿450万元。由于这一事项的存在使鸿图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受到了一定影响,但鸿图公司拒绝在2006年度财务报表中反映。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注册会计师在审查A公司销售业务时,发现该公司于2006年12月向B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甲产品200件,每件生产成本800元,每件售价1 000元。双方约定,2006年12月B公司收到货物时先付货款40%,在以后6个月内再每月付货款的10%。注册会计师在审查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等账户时,发现该公司于12月将销售给B公司的200件甲产品全部确认为销售收入,并同时结转产品销售成本。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注册会计师在审查A公司销售业务时,发现该公司于2006年12月向B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甲产品200件,每件生产成本800元,每件售价1 000元。双方约定,2006年12月B公司收到货物时先付货款40%,在以后6个月内再每月付货款的10%。注册会计师在审查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等账户时,发现该公司于12月将销售给B公司的200件甲产品全部确认为销售收入,并同时结转产品销售成本。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注册会计师于2012年12月29日对P公司的现金进行监盘,实盘金额为2,700元,当日现金收支已全部入账。2012年12月30日至12月31日现金收入总额为15,000元.支出总额为16,000元,则推断2012年12月31日现金余额为()元。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