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本题共包含 2 个小题

科学研究发现细胞膜是可以流动的。为探究温度对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有人做了下述实验,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条件下融合,发现40min后,融合细胞膜上的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均匀相间分布。

填空题1

该探究实验的设计不严密,请对不严密之处作出补充:再次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并分成两组,然后(),观察并记录()的时间。

正确答案

让两组分别在10℃和40℃条件下融合;细胞膜上的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均匀相间分布

答案解析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所以温度是自变量,对照实验的不同组别中温度应该不同,温度以外的其他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现有的操作中只有正常体温37 ℃条件下的一组操作,缺乏低于和高于正常体温的操作,故应添加让两组分别在10℃和40℃条件下融合的实验组,记录细胞膜上的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均匀相间分布的时间并进行比较。
填空题2

实验预测及相应结论(在你纠正的基础上进行)(注:①②③④中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

正确答案

①< ;②>; ③= ;④=

答案解析

探究性实验的实验结果不唯一,有多种可能,回答要全面,不得遗漏,同时结果和结论要相匹配。各实验组的比较对象都是正常体温下操作得到的对照组,可根据表中的相应结论推导出各实验组的结果。 考点:本题考查相关实验的设计和结果分析,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设计并分析实验解决简单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试题
  • 科学研究发现细胞膜是可以流动的。为探究温度对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有人做了下述实验,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条件下融合,发现40min后,融合细胞膜上的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均匀相间分布。 实验预测及相应结论(在你纠正的基础上进行)(注:①②③④中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

    填空题查看答案

  • 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一种俗称“熊虫”的动物,若进入“隐生状态”(这时它的代谢速率几乎可降至0),能耐受-271℃的冰冻数小时,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 根据上述资料,有人认为“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 请设计一实验方案,用于探究题中假设的真实性。(操作时只要定性即可)

    填空题查看答案

  • 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一种俗称“熊虫”的动物,若进入“隐生状态”(这时它的代谢速率几乎可降至0),能耐受-271℃的冰冻数小时,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 根据上述资料,有人认为“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 请设计一实验方案,用于探究题中假设的真实性。(操作时只要定性即可)

    填空题查看答案

  • 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一种俗称“熊虫”的动物,若进入“隐生状态”(这时它的代谢速率几乎可降至0),能耐受-271℃的冰冻数小时,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 根据上述资料,有人认为“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 请设计一实验方案,用于探究题中假设的真实性。(操作时只要定性即可)

    填空题查看答案

  • 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一种俗称“熊虫”的动物,若进入“隐生状态”(这时它的代谢速率几乎可降至0),能耐受-271℃的冰冻数小时,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 根据上述资料,有人认为“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 请设计一实验方案,用于探究题中假设的真实性。(操作时只要定性即可)

    填空题查看答案

  • 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一种俗称“熊虫”的动物,若进入“隐生状态”(这时它的代谢速率几乎可降至0),能耐受-271℃的冰冻数小时,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 根据上述资料,有人认为“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 请设计一实验方案,用于探究题中假设的真实性。(操作时只要定性即可)

    填空题查看答案

  •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只允许水分子出入的通道,人们称之为水通道,但水通道到底是什么却一直是个谜。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研究了不同的细胞膜蛋白,经过实验,他证明了一种被称为“水通道蛋白”的细胞膜蛋白就是人们寻找已久的“水通道”。如何验证彼得·阿格雷发现的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填空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