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请从性别的角度谈谈小说《酒后》与独幕剧《酒后》的不同。

正确答案

《酒后》的小说原作是凌淑华所作。凌淑华是五四时期著名的女作家,多写“高门巨族”为一般人所看不见的悲哀。小说《酒后》发表于1925年,随后丁西林将它改编成独幕剧《酒后》。但由于两位作家的性别角色不同,在小说和剧本中体现出来的性别意识也就并不一致。在小说中,女性——妻子,始终占据着主动权,她提出要求,而后又放弃要求,都出于她内心的自由意志;而在剧作中,则男性——丈夫,经常处于谈话的主导位置,他知道妻子内心的所思,也知道妻子的最终的不能行动的限度。
小说中人物一出场,就是妻子在指挥丈夫,要他照顾好酒醉的客人子仪,并且表现出对子仪的“真没味儿”的家庭的同情。男子用五四时期惯有的非生活化的语言来赞美自己的妻子:“如此人儿,如此良宵,如此幽美的屋子,都让我享到!„„”妻子是“带些酒意”的提出了一吻的要求,而且作者着意写了醉酒的客人的容颜在妻子眼中的诱人之处“两颊红得象浸了胭脂一般”,妻子平日即被客人的诙谐和才华所吸引,此时还被客人外表的美所吸引,出于“钦佩”、“倾心”(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无功利的爱),妻子想要吻一下客人,这是她主观意志的强烈的要求,并且要用行动来表达出来,丈夫不理解。但在妻子的强烈要求下,还是顺从了妻子的要求。但是当丈夫答应了妻子的要求之后,她却突然胆怯了,心跳加剧,脸上发热,最后放弃了行动。妻子看似出于个人意志的自由不想再行一吻,但心跳的加速和骤停,正写出了她的激动和清醒(酒醒)过程。这就是“酒后”的真正含义,女性只有在酒后才把自己内心对一个有才华而个人身世不幸的男子的倾心和怜惜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而且想用行动来表达,这是酒给她的力量,一旦清醒(激动而醒),她就会失去行动的勇气,重新回到包裹她的文明的茧中。从始至终,都是女性一己的意志自由在起作用,丈夫在此过程中只有附和的作用,但正因为这种不来自外在,而来自内在的,女性自身的阻力,更显出解放了的女性的悲哀,这是作为女性作家的凌淑华的高明之处,这也是她的清醒的女性意识(性别意识)的一种体现。
而在独幕剧《酒后》中,丈夫并不是一种附和的角色,相反,他经常能够控制谈话的局面,而且他深刻地洞察到了妻子张扬背后的怯懦。剧作家在写作中,写了夫妻两人思想的不完全合拍,这似乎是为妻子的一吻之念找一个合理的理由,而不象小说中出于一种单纯的倾心。妻子最后的不敢行动,虽然和小说的结局一样,但妻子却是慌乱的,而不象小说中是沉默的,镇定的。剧作体现的是妻子对丈夫的依赖,而小说表现的是妻子的独立意志。剧作还是体现了男性作家的性别意识,在家庭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男性,女性的向往和有限度的挣脱都是在男性能够控制的范围内。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请从知识分子成长的角度来谈长篇小说《青春之歌》。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酒后》是几幕剧?()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之一的确证。”请从接受者的审美能力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谈谈京派小说的诗化与散文化风格。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谈谈京派小说的诗化与散文化风格。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结合具体作品,谈谈贾平凹的小说与故乡商州之间的关系。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匈牙利文论家阿诺德·豪泽尔说:“没有中介者,纯粹独立的艺术消费是不可能的,不然就是一种对艺术才能的神化。艺术风格越发展,艺术作品新奇的成分就越丰富,艺术消费者对作品的接受就越困难,这时越需要中介的参与和帮助。”请从文学批评对接受者的影响的角度,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小说《酒后》的作者是谁?()

    单选题查看答案

  • 30年代,文艺创作的重大收获还有巴金的《()》、老舍的《()》以及沈从文等的一大批优秀小说和曹禺的《()》、《日出》,夏衍的《()》等多幕剧。

    填空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