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本题共包含 3 个小题

“思想文化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信奉自然权利说,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他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又认为财产权利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他认为:自然法就是符合人性或人的本能的、适用于所有人,并天下人都认为公正的自然法律。认识到“君主使人感到枷锁的分量”,主张以法治国,反对君主专断,断言人只有在自己的人格与自由得到尊重与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发挥自己的理性,推动社会繁荣。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百度百科
材料二
伏尔泰不遗余力地揭露和批判了宗教的虚伪、教士的凶残贪婪以及信徒的宗教狂热和不宽容造成的荒诞悲剧。“宗教狂热使科学本身也变成了它的同谋者,并扼杀理性”。伏尔泰自述:“我跑了很多不幸的弯路,疲惫因顿,……我又回到洛克这里来了,就像一个浪子回到他父亲那里一样。”伏尔泰反对不可知论,对理性怀有信心,他说:“我们不应当因为人类不能认识一切,就阻止人类去寻求于自己有用的东西。”——伏尔泰《哲学通信》
材料三
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康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盖以孔子之道治国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材料四
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孔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活状态、政治,所心营目注,其范围不越少数君主贵族之权利与名誉,于多数国民之幸福无与焉。何以明之?儒家之言:社会道德与生活,莫大于礼;古代政治,莫重于刑。
——陈独秀《孔子与现代生活》

简答题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伏尔泰的思想主张?

正确答案

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依法治国、反对君主专制和天主教神学、倡导理性主义。

答案解析

主要考查学生对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思想的分析与认识。解答时要紧扣材料,从材料中归纳总结答案。如可结合材料“‘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他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主张以法治国,反对君主专断,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伏尔泰反对不可知论,对理性怀有信心,他说:‘我们不应当因为人类不能认识一切,就阻止人类去寻求于自己有用的东西’”,进行归纳总结。
简答题2

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简析陈独秀由此拉开的这场思想运动的历史价值。

正确答案

提出民主科学,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它既是近代历史上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也是一场文化革新运动(或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民族的觉醒,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答案解析

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与理解。首先要结合材料的内容,判断这场运动是哪场运动。然后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回答。从材料可知应是新文化运动,联系所学的有关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归纳总结。回答时注意从政治、思想等方面总结。
简答题3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伏尔泰和陈独秀批判传统文化着眼点有何不同之处,说明其中隐含着两人何种相同的政治诉求?

正确答案

不同之处:伏尔泰批判天主教神学的统治;陈独秀针对的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封建的伦理道德。共同诉求:他们都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答案解析

主要考查学生对伏尔泰和陈独秀思想的认识与理解。回答时要结合第(1)问和第(2)问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由第(1)问可知,伏尔泰侧重于批判宗教神学以反封建专制统治;而陈独秀则以批判封建的伦理道德以达到批判封建专制统治之目的。本质上来看,都是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启蒙运动·伏尔泰的思想;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陈独秀的思想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