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弟子因鲜与人言谈,只有念头的思索,但耳聋以后,念头方有声相,觉得多在头脑里,睡后仍然糊涂梦不息,而且有时清早醒来,余梦及念头很明显地在头脑里面,所以医家主张,脑是主管知觉思索的,近来方觉得念头实是脑的作用,亦是念头之体,何尚有本性呢?以性迷为念头。又云迷悟虽殊其体不二。念头即本性,念头由本性迷后之用种种立言,因以致疑。乞指迷。

正确答案

本性寂静光明,一念不觉,而有无明,名之曰迷,迷则妄念不停矣。医家所知,只是生理,心性之学,非彼所知也。念由于妄,妄由于迷,迷由无明,无明由不觉,不觉原于觉性。来问‘念头本性之用’一语,虽欠通达,观上所解,义尚不远。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有人说:“佛教弟子以与人不争为美德。”所以不应该争辩,这话对吗?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弟子自揣可能寿命不长,但悲悯众生之心亦极切,此短暂之时光,应偏重于自度或度他。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若已经受了三皈五戒的佛弟子,再入了某教,是否有罪过?但不知某教中主人亦得罪过否?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若有人想:“疾病并非故意害我,但怨敌却有加害我的念头,所以我一定要对他恨之不可。”请判别此观点的对错,详细说明你的理由。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学佛为了什么?其目的为何?有佛弟子告诉我,是为了脱生死,解脱六道轮回,我想这是出世境界,但凡人众生入世应该做到什么境界?(还是看破生死,还是生死听其自然)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弟子学佛只半年余,皈依三月余,选定净土一门,日诵弥陀,初颇精进,年初一拜年,途经一墓地,心中忽起一‘死’的念头,自彼至今将二月,日日想到今年会死。学佛之人自不应畏死,但多活一日即多受一日苦报,人生淡然无味之想,每盘据心头,烦闷日增,无名火起,乱发脾气,近更茶饭睡眠均无兴趣,每哀告佛祖加被,力诵圣号,并责庸人自扰,或自誓,应观法界性,一切为心造,均无效,乌云不散,胸中如棉絮堵塞,如此是否为魔事,应如何解救,老师慈悲乞赐垂怜。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弟子缺乏人缘与法缘,应如何培植?弟子弘法之机缘,何时才成熟?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总体而言,谁是最优秀的圣门弟子?

    简答题查看答案

  • 佛弟子做人的基本道德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