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伍题

  1. 与超急性排斥反应机制相同,但相对强度弱见于()。
  2. 主要由T细胞的免疫反应所致,通常发生在移植术后4天~2周左右出现,见于()。

A加速血管排斥反应

B移植耐受

C急性排斥反应

D慢性排斥反应

E超急性排斥反应

正确答案

    1. A
    2. C

答案解析

超急性排斥反应中移植器官在血管吻合接通后24小时,甚至数分钟内被破坏,切面可见严重的弥漫性出血。加速血管排斥反应原理也是体内存在预存抗体,与超急性排斥反应不同点是反应相对较弱。急性排斥反应主要是由于T细胞的免疫反应所致,通常发生在移植术后4天至2周左右,80%~90%发生在移植术后1个月内,并往往在几周至术后一年内多次重复出现。慢性排斥反应免疫损伤主要形式是血管慢性排斥,表现为血管内皮损伤,以及非免疫损伤机制所致的组织器官退行性变。实现供者特异性免疫移植,而同时完整保留受者免疫系统的全部功能,就是移植耐受。
相似试题
  • 急性排斥反应首次一般发生于术后()。

    单选题查看答案

  • 超急性排斥反应,是在移植后多长时间出现()。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移植肾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为()。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关于急性排斥反应的特点,下列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经积极治疗可逆转率为()。;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可逆转率为()。

    配伍题查看答案

  • 关于超急性排斥反应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下列错误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在淋巴细胞毒试验交叉配型阳性时,哪种移植罕见超急性排斥反应()。

    单选题查看答案

  • 肾移植术后尿漏的早期表现为()。;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早期的表现为()。

    配伍题查看答案

  • 男性,45岁。肾移植术后1周,尿量减少,血清肌酐上升,经移植肾穿刺活检证实为急性排斥反应,甲泼尼龙冲击治疗5天无效。下一步应考虑使用哪种药物治疗()。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