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本题共包含 3 个小题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东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二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竟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李贽
材料四如图是清朝皇帝乾隆之女立的纪念牌坊——于氏坊。传乾隆女儿脸上有黑痣,算命先生说:“主一生有灾,须嫁有福之人才可免去灾祸。”朝中议论,只有圣人后代最妥,由于满汉不准通婚,乾隆让女儿认协办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于敏中为义父,改姓于后下嫁孔家。此坊为纪念于氏而立。

简答题1

依据上述材料,归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演变的过程。

正确答案

经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在西汉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北宋时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明末李贽对儒学思想进行了大胆否定和批判;清朝对儒家思想推崇备至。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是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根据所学可知由于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家思想在西汉成为官方正统思想;材料二“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亦即吸收佛教思想,与主张社会责任感的儒家思想结合,他根据所学可知儒学发展为宋代的理学;材料三李贽认为“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表明其对正统思想的挑战;材料四“朝中议论,只有圣人后代最妥,乾隆让女儿改姓于后下嫁孔家”表明清朝对儒家思想推崇备至。
简答题2

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的理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产生的原因、同时说明他们为打开“新风气”借鉴的理论。

正确答案

理想:治国、平天下。(3分)原因:佛教、道教的冲击;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不能担当大任;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人才。(任答两点6分))理论:佛教和道教的理论。

答案解析

材料二“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由此可知理学家的理想是治国、平天下;关于理学出现的原因可根据材料概括:“禅宗的新宗教”、“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清净寂灭究竟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可以看出受到佛教的影响;“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可以看出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不能担当大任;“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可只是出于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人才的需要。根据所学可知理学是以儒家的纲常名教为基础,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观点,以探讨心性义理为范畴的哲学化的新儒学。因此其借鉴的应该是佛教和道教。
简答题3

你如何看待材料三、四反映的现象?

正确答案

现象:明清时期排儒与尊儒并行。

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三李贽认为“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表明其对正统思想的挑战;材料四“朝中议论,只有圣人后代最妥,乾隆让女儿改姓于后下嫁孔家”表明清朝对儒家思想推崇备至。 由此说明在明清时期,一方面对儒家正统地位提出质疑,一方面士大夫又在极力提倡儒学,排儒与尊儒并行。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李贽反正统;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思想活跃局面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