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事故案例:某高校静电喷漆实验室,操作人员穿橡胶底运动鞋进行操作,使人体带电,当操作者接触设备时因发生静电放电,导致洗涤油槽着火,喷漆实验室全部被烧毁。下面说法中,描述错误的是()。

A人体带电可以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B在化工实验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在活动时,穿的衣服、鞋以及携带的工具与其他物体相摩擦,就可能产生静电。当携带静电荷的人走进金属管道和其他金属物体时,人的手指或脚趾会释放出电火花,往往也能酿成静电灾害。

C实验室地面应使用绝缘地面,如塑料地板。

D操作人员应穿防静电鞋,站在导电性地板上,且工作地面必须作导电化处理。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事故案例:某高校开展有关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科研工作,对从未进入过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工作的人员没有进行培训。2004年1月,某研究生擅自多次从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带出未经严格验证效果的灭活SARS病毒在普通实验室进行实验,结果导致该实验室多名人员感染非典。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事故案例:2004年10月22日,某高校校内实训基地发生了一起工作人员被电弧灼伤的事故。10月22日15时左右,因为位于三楼的油加热器的温度升不上去,实验教师要求值班实验人员(电工)去检查一下。值班实验员段某和张某二人到了合成配电房,发现保险熔断。张某拨下该熔断管,蹲在地上用万用表测量熔断管是否熔断。此时,站在一旁的段某在未停电的情况下,将一个新保险往保险座上插,就在保险接通电路的一瞬间,导致了三相短路,段某脸部及右手被强大的电弧烧伤。下面说法中,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事故案例:某高校一位生命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在进行同位素示踪实验时(碘-131),由于实验方法有误,导致不能检测到示踪元素。但他却错误地认为是同位素试剂的浓度不够,一味加大同位素试剂的用量,最后导致莫名的感冒,一直不能正常康复,直到离开该实验岗位一年后,身体才慢慢恢复健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高校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操作不慎、粗心大意、设施老化、缺少防护设施等。

    判断题查看答案

  • 事故案例:某高校进行实验室搬迁,雇了一些民工来负责搬运清理,其中有位民工发现某仓库有十几只篮球般大小的铅罐,觉得好玩,就打开了一只,看看只有几颗小金属粒就准备重新盖好,这时正好有知情的老师过来,告诉他这是放射性物质专门储藏罐,并告之这位民工他已受到了辐射,需马上送医院检查。所幸的是该放射性物质的强度一般,而且接触时间短,送医又及时,这位民工住院半个月,身体就慢慢恢复了健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事故案例:台湾“卫生署疾病管制局”2003年12月17日证实当地一名研究人员感染了非典病毒。这名男性是台湾军方医学院防非典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经调查核实,此人于12月5日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衔接运输舱里装有实验废弃物的塑料袋破裂,少量液体外流。他想清理运输箱里的废弃物,却没法透过生物安全箱的操作手套够到污染处,于是打开运输舱门,先喷了酒精消毒,等了10分钟之后,误认为病毒已死亡,便动手清理。此外,这次造成感染的非典病毒,先是在培养基中外泄了约3天,还被喷了酒精消毒,但可能是病毒浓度高,仍有足够毒性造成感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事故案例:为查找2004年4月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在北京、安徽发生的原因,卫生部调查组对疫情的来源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如下:疫情来自实验室内感染,引起实验室感染的环节为病毒灭活不彻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腹泻病毒室跨专业从事非典病毒研究,采用未经论证和效果验证的非典病毒灭活方法,在不符合防护要求的普通实验室内操作非典感染材料,导致做研究的安徽医科大学一名硕士研究生感染SARS,并迅速扩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在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前,女士必须将长发整理好,以免头发垂下导致危险事故发生。

    判断题查看答案

  • 在开放实验室,外来人员可随便操作实验室仪器设备。

    判断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