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有人认为:"没有杀人的目的,就不构成故意杀人罪。"请运用相关刑法理论和规定进行辨析。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理由如下:
1.正确的理由是,故意杀人罪中的故意划分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直接故意的基本内容就是追求某种犯罪结果的发生,包含着犯罪目的。也就是说,在直接故意杀人罪中,要求行为人必须具有杀人的犯罪目的,犯罪目的是直接故意犯罪的必备要件。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杀人的目的,就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说法是正确的。
2.错误的理由是,在间接故意杀人罪中,行为人并不存在杀人的犯罪目的,但可以具有其他的目的;另外,在激情杀人情况下,罪过定性为间接故意,行为的目的是杀人还是伤害其实是模糊不清的,而定罪是按犯罪结果确定,人死了就构成故意杀人罪,人未死就构成故意伤害罪。所以,在间接故意下,没有杀人的目的,就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说法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没有杀人的目的,就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昏、贼、贼,杀”是夏朝法律内容,其中“杀人不忌为()”。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李某因邻里矛盾对邻居张’某怀恨在心,故意将张某杀害后自首。法院依法认定李某构成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8年。法律运用的推理方式属于下列哪一项?()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夏朝有“昏、墨、贼,杀”的制度。据叔向解释:“己恶而掠美为()”。“贪以败官为()”。“杀人不忌为()”。

    填空题查看答案

  • 甲间接故意杀人,致2人死亡,乙交通肇事致2人死亡,但对甲判处的刑罚应当重于乙,这直接体现了( )。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一同学在课堂发言时表示,由于法律和道德均反对故意杀人、盗窃等行为,所以法律和道德存在相同的指向。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秦律规定,司法官员故意重罪轻判或轻罪重判,构成()。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法律没有规定“三包”义务的商品和服务,经营者就不承担售后服务义务。

    判断题查看答案

  • 郑良县拟新建一造纸厂,因建成后的造纸厂将排出有机毒液,排放时可能会影响周围环境,造纸厂筹建人员中有人建议先征得县环保部门同意,有人则认为"此造纸厂的建设已征得项目主管部门同意,没有必要再通过环保部门认可"。据此,请回答下列题。

    不定向查看答案

  • 郑良县拟新建一造纸厂,因建成后的造纸厂将排出有机毒液,排放时可能会影响周围环境,造纸厂筹建人员中有人建议先征得县环保部门同意,有人则认为"此造纸厂的建设已征得项目主管部门同意,没有必要再通过环保部门认可"。据此,请回答下列题。

    不定向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