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本题共包含 3 个小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材料一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使传统儒学得以发展。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关注国计民生,致力于变革社会,并身体力行。
——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从来读儒家的书的,总觉得他有一个矛盾,便是他忽而主张君权,忽而主张民权。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中国政治思想史讲义》

简答题1

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基本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主张的主要意图。

正确答案

基本主张:君受命于天(君权神授)、大一统。
意图: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理论保障;确立儒学独尊地位,让文化“一统”成为政治“一统”的根基,以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答案解析

考查学生对董仲舒新儒学的认识和了解,基本主张可依据“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统于天下”等信息并结合课本所学来进行解答,主要意图需要结合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社会背景进行回答。
简答题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学术三方面,指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使传统儒学得以发展的具体表现。

正确答案

表现:政治上: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注重实学,经世致用思潮。

答案解析

考查了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新发展,涉及到三大进步思想家的主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三大思想家的思想进行比较,找出他们主张中在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的共同点即可。
简答题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材料三观点的理解。

正确答案

理解:儒学从汉代起,成为正统思想,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工具。(2分)早期儒学的“仁政”、“君轻民贵”等原则是民本思想的基础,在明清之际,发展为对君主专制的批判,但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结合前两段材料,一是汉董仲舒的主张君权神受,二是明清之际反君权倡民权,这样便能印证材料三的观点,然后运用唯物主义史观进行简单的论证说明即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的思想)。
相似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十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战略构想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十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战略构想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即民主与法治结合的政权组织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尽管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 鸦片战争的狂风骤雨,深深动摇了古老帝国的根基,也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随着满清王朝政治危机的逐渐加深、军事外教的接连失败,以及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与解体,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成为当时中华民族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宪政,这一西方的近代文明之物,被视为一剂救世良方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也由此拉开了宪政中国化的序幕。 虽然宪政运动在近代中国潮声涛起、风起云涌,但却始终如雨打浮萍,命运多舛,终究未能在这块异地他乡安身立命,“宪政”也由此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未竟的话题。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宪政道路上的一次历史性转折。 ——苗连营《世界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列举新中国建国初期为建立宪政颁布的主要法律文献。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宪政的认识。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十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战略构想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即民主与法治结合的政权组织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尽管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 鸦片战争的狂风骤雨,深深动摇了古老帝国的根基,也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随着满清王朝政治危机的逐渐加深、军事外教的接连失败,以及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与解体,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成为当时中华民族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宪政,这一西方的近代文明之物,被视为一剂救世良方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也由此拉开了宪政中国化的序幕。 虽然宪政运动在近代中国潮声涛起、风起云涌,但却始终如雨打浮萍,命运多舛,终究未能在这块异地他乡安身立命,“宪政”也由此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未竟的话题。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宪政道路上的一次历史性转折。 ——苗连营《世界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即民主与法治结合的政权组织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尽管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 鸦片战争的狂风骤雨,深深动摇了古老帝国的根基,也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随着满清王朝政治危机的逐渐加深、军事外教的接连失败,以及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与解体,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成为当时中华民族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宪政,这一西方的近代文明之物,被视为一剂救世良方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也由此拉开了宪政中国化的序幕。 虽然宪政运动在近代中国潮声涛起、风起云涌,但却始终如雨打浮萍,命运多舛,终究未能在这块异地他乡安身立命,“宪政”也由此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未竟的话题。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宪政道路上的一次历史性转折。 ——苗连营《世界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