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水电站进水口边坡施工中发生质量事故,经调查,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0万元,处理后不影响工程正常使用和寿命。根据有关规定,该事故属于()。09真题

A重大质量事故

B较大质量事故

C一般质量事故

D质量缺陷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根据《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工程质量事故按直接经济损失的大小,检查、处理事故对工期的影响时间长短和对工程正常使用的影响,分类为一般质量事故、较大质量事故、重大质量事故、特大质量事故。其中:
(1)一般质量事故指对工程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经处理后不影响正常使用并不影响使用寿命的事故。
(2)较大质量事故指对工程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或延误较短工期,经处理后不影响正常使用但对工程使用寿命有一定影响的事故。
(3)重大质量事故指对工程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较长时间延误工期,经处理后不影响正常使用但对工程使用寿命有较大影响的事故。
(4)特大质量事故指对工程造成特大经济损失或长时间延误工期,经处理仍对正常使用和工程使用寿命有较大影响的事故。
(5)小于一般质量事故的质量问题称为质量缺陷。
相似试题
  • 某土石方工程,发生了施工质量事故,事故直接经济损失8万元,属于()。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某混凝土薄壁工程,发生了施工质量事故,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2万元,属于()。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某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电站及放水洞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总库容为1.8×108m3,电站装机容量为15万kW,放水洞规模较小,位于大坝底部,溢洪道控制段共3孔,每孔净宽8m,采用平板钢闸门配门式启闭机启闭。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为加强枢纽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施工单位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本枢纽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施工全面负责。事件2:某天夜间施工时,一名工人不慎从16.0m高的脚手架上坠地死亡。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地方人民政府进行了报告。事件3:在溢洪道控制段施工过程中,由于闸墩施工时没有采取混凝土温控措施,造成闸墩下部出现多条裂缝,后经处理不影响工程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处理费用15万元,延误工期20天。 问题1.根据背景资料,说明本水库枢纽工程规模、等别以及放水洞建筑物的级别。 2.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指出事件1中的不妥之处并改正;简要说明施工单位配备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承担的责任。 3.简要说明什么是高处作业,说明事件2中工人坠地死亡事故相应的高处作业级别和种类。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除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地方人民政府进行报告外,还应向哪个部门报告? 4.根据《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水利部令第9号),工程质量事故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工程质量事故分为哪几类?事件3中的混凝土裂缝属于哪一类质量事故?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某5级均质土石围堰,采用简化毕肖普法验算其边坡稳定时,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17)规定,其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应不小于()。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某施工单位在进行大型水利工程土石方工程施工时,发生了质量事故,处理事故的直接损失费为70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题查看答案

  • 某调水枢纽工程主要由泵站和节制闸组成,其中泵站设计流量120m3/s,安装7台机组(含备用1台),总装机容量11900kW,年调水量7.6×108m3,节制闸共5孔,单孔净宽8m,非汛期节制闸关闭挡水,汛期节制闸开敞泄洪,最大泄洪流量750m3/s,该枢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为加强枢纽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施工单位在现场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该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事件二: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如下: 1)施工用电从附近系统电源接入,现场设临时变压器一台; 2)基坑开挖采用管井降水,开挖边坡坡比1:2,最大开挖深度9.5m; 3)泵站墩墙及上部厂房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模板支撑最大搭设高度15m,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搭没高度50m; 4)闸门.启闭机及机电设备采用常规起重机械进行安装,最大单件吊装重量150kN; 事件三:泵站下部结构施工时正值汛期,某天围堰下游发生管涌,由于抢险不及时,导致围堰决口基坑进水,部分钢筋和钢构件受水浸泡后锈蚀。该事故经处理虽然不影响工程正常使用,但对工程使用寿命有一定影响,事故处理费用70万元,延误工期40天。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某调水枢纽工程主要由泵站和节制闸组成,其中泵站设计流量120m3/s,安装7台机组(含备用1台),总装机容量11900kW,年调水量7.6×108m3,节制闸共5孔,单孔净宽8m,非汛期节制闸关闭挡水,汛期节制闸开敞泄洪,最大泄洪流量750m3/s,该枢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为加强枢纽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施工单位在现场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该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事件二: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如下: 1)施工用电从附近系统电源接入,现场设临时变压器一台; 2)基坑开挖采用管井降水,开挖边坡坡比1:2,最大开挖深度9.5m; 3)泵站墩墙及上部厂房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模板支撑最大搭设高度15m,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搭没高度50m; 4)闸门.启闭机及机电设备采用常规起重机械进行安装,最大单件吊装重量150kN; 事件三:泵站下部结构施工时正值汛期,某天围堰下游发生管涌,由于抢险不及时,导致围堰决口基坑进水,部分钢筋和钢构件受水浸泡后锈蚀。该事故经处理虽然不影响工程正常使用,但对工程使用寿命有一定影响,事故处理费用70万元,延误工期40天。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某调水枢纽工程主要由泵站和节制闸组成,其中泵站设计流量120m3/s,安装7台机组(含备用1台),总装机容量11900kW,年调水量7.6×108m3,节制闸共5孔,单孔净宽8m,非汛期节制闸关闭挡水,汛期节制闸开敞泄洪,最大泄洪流量750m3/s,该枢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为加强枢纽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施工单位在现场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该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事件二: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如下: 1)施工用电从附近系统电源接入,现场设临时变压器一台; 2)基坑开挖采用管井降水,开挖边坡坡比1:2,最大开挖深度9.5m; 3)泵站墩墙及上部厂房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模板支撑最大搭设高度15m,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搭没高度50m; 4)闸门.启闭机及机电设备采用常规起重机械进行安装,最大单件吊装重量150kN; 事件三:泵站下部结构施工时正值汛期,某天围堰下游发生管涌,由于抢险不及时,导致围堰决口基坑进水,部分钢筋和钢构件受水浸泡后锈蚀。该事故经处理虽然不影响工程正常使用,但对工程使用寿命有一定影响,事故处理费用70万元,延误工期40天。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某调水枢纽工程主要由泵站和节制闸组成,其中泵站设计流量120m3/s,安装7台机组(含备用1台),总装机容量11900kW,年调水量7.6×108m3,节制闸共5孔,单孔净宽8m,非汛期节制闸关闭挡水,汛期节制闸开敞泄洪,最大泄洪流量750m3/s,该枢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为加强枢纽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施工单位在现场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该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事件二: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如下: 1)施工用电从附近系统电源接入,现场设临时变压器一台; 2)基坑开挖采用管井降水,开挖边坡坡比1:2,最大开挖深度9.5m; 3)泵站墩墙及上部厂房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模板支撑最大搭设高度15m,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搭没高度50m; 4)闸门.启闭机及机电设备采用常规起重机械进行安装,最大单件吊装重量150kN; 事件三:泵站下部结构施工时正值汛期,某天围堰下游发生管涌,由于抢险不及时,导致围堰决口基坑进水,部分钢筋和钢构件受水浸泡后锈蚀。该事故经处理虽然不影响工程正常使用,但对工程使用寿命有一定影响,事故处理费用70万元,延误工期40天。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