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1)氧化还原与Eh灌水前,Eh(氧化不原电位)一般为450~650mV,灌水后可迅速降至200mV以下,尤其土壤中有机质旺盛分解期,Eh可降至100~200mV,水稻成熟后落干,Eh又可上升到400mV以上。同一水稻土剖面中,由于各土层的微环境不一样,其Eh也不一样。水稻土表面极薄(几毫米至1cm)的泥层与淹水相接,受灌溉水中溶解氧(每升水中含氧7.9mg)的影响,呈氧化状态,Eh为300~650mV;其下耕作层和犁底层,由于水饱和,加之微生物活动对氧的消耗,Eh可降至200mV以下,为还原层。犁底层以下土层的Eh值则取决于地下水位深度,故又处氧化状态,Eh可达400mV以上;如地下水位高,则该底层处于还原状态。水稻土的这种Eh特征就决定了水稻土的形成及有关的一系列特征。水稻淹水后各层次的氧化还原状态如图3所示。
(2)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与母土(不包括有机土)相比,水稻土有利于有机质积累,故有机质含量增加,但畗酸比重大。
(3)盐基淋溶与复盐基作用种稻后土壤交换性盐基将重新分配,一般饱和性土壤盐基将淋溶,而非饱和土壤则发生复盐基作用,特别是酸性土壤施用石灰以后。
(4)铁、锰的淋溶与淀积在还原条件下,低价的铁、锰开始大量增加,特别与突然那个有机质产生络合而下移,于淀积层开始淀积(形成水耕淀积层),而且锰的淀积深度低于铁。一般铁、锰在耕作层低,淀积层高,潜育层最低。铁、锰的淋浴可以导致“白化土”作用的发展,这方面可参考有关铁解作用的学说。
(5)黏土矿物的分解与合成水稻土的黏土矿物一般同于母土,但含钾矿物较高的母土(如石灰性紫色土)发育的水稻土,则水云母含量低,而蛭石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