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有人说:“一真法界,不与万物俱,万物生灭无常,一真法界,如如不动。”这话对吗?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与理不通。
“一真法界”一词,指的是万物的“法性”。万物的“法性”,若不与万物同在(万物俱),怎么能称作万物的“法性”呢?具体地讲,“法性”是指“共性”。
一切法具有的共性,每一法都该具有,若一法不具其共性,就不成其为一切法的“共性”。这一切法的“共性”,在佛教中被称作“法性”。“法性”是终极真理,无生无灭,遍及众生万物。
“如如不动”是法性不变之义。“遍及一切”成为万物的法性,从具体的事物讲,人有人的法性,瓶有瓶的法性。若人无人的法性,就不能成为人,若瓶无瓶的法性,就不能成为瓶。
“生灭无常”是具体存在的属性,不是抽象存在的属性。人有生死指的是个体的“人”,具体的“人”。人的法性指的是一切人类,共性的人,抽象的人。作为共性的人,抽象的人,是一总体的抽象的存在,不生也不灭。
又如瓶中的虚空,与瓶俱在,依瓶而有,瓶破,瓶中的虚空也不存在。法与法性的情况也同瓶与瓶的虚空一样,法与法性,相依并存,不一不异。“不一”是说,法与法性不是一个东西,法是现实实有,法性是本空。空、有性质怎么会一样呢?
“不异”是说,法与法性并非异体,法不离法性,法性不离法。如“色”是法,“色空”是色的法性。故“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正如法性的存在,只是与事物的现象对立的存在,并非实有存在,故“空也空”。在大乘佛教中,“法界”无一例外都指“空性”,从究竟义上讲是“法性本空”。
把“真如法界”看做与“万物”相离相异的存在,是非常错误的,几乎可以说是对法性空理一窍不通的表现。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有人说:穷是一种灾难;有人说:穷是一种悲剧;有人说:穷是一种力量;有人说:穷是一种财富;还有人说:穷是一种自主选择。同样对于“穷”的理解,人们之间却有如此大的差异,其中反映的哲理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有人说,善心最重要,也有人说,善行最重要。你怎么看?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有人说积雪可以降温,也有人说积雪可以保温,有无矛盾,为什么?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有人说“马”是意符,有人说“马”是音符?请谈谈你的看法。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有人说一辈子很慢,有人说一辈子很快,你怎么看?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有人说“有为才有位”,也有人说“有位才有为”,你是怎样理解的?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有人说:“自律就是自由”;也有人说:“个性创造未来”。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有人说“无风不起浪”,可又有人反对说明明是“无风三尺浪”,你说呢?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有人说,爱一行干一行;也有人说,干一行才爱一行。请谈谈你的理解。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有人说副词归实词,有人说副词归虚词。请你依据教材的观点说明副词的归类依据。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