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如何理解三论师与成实师在二谛问题上的异同。

正确答案

“二谛”理论是佛教的重要观念,在南北朝时期也是一些“师说”间讨论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成实师和三论师对此问题较为关注。成实师一般认为二谛是有特定的“境”或“理”的,认为无论是真谛还是俗谛都说的是某一范围内的道理,表明了某种特定的真理。这种对二谛的理解即所谓“境理二谛”或“约理二谛”。而三论师则一般把二谛看做仅是佛的一种方便说法,完全是佛为了教化众生或对治错误观念所使用的手法,二谛本身并不是某种固定或实在的真理,对其本身是不能执著的,二谛作为言教并不具有固定的“境”或“理”。这种对二谛的理解即所谓“言教二谛”或“约教二谛”。另外,在对二谛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上,成实师就很关注二谛是相即(一体)还是不相即(异体)的问题,并倾向于认为二谛实有其体。而三论师则从无所得观念出发,认为二谛本身没有实在的体。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如何理解“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异同?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藏地经忏师在超度亡人时说:“上去下去之关键,如马随辔头所转。”对于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最终可得出什么结论?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如何理解般若思想在中国早期佛教史上的作用。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学习、掌握二谛有什么重要性?

    简答题查看答案

  • 二谛间是什么关系?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原始二谛

    名词解析查看答案

  • 三论宗的三论系指中论、十二门论()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真俗二谛与天台圆融三谛是思想上之发展所形成的理论吗?或同理异说?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饮酒属于佛制罪还是自性罪?各大论师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你是怎么认为的?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