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2015年10月16日,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成的中国企业联合体,与印度尼西亚维卡公司牵头的印尼国企联合体正式签署组建中印尼合资公司协议。该公司将负责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中国高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表明我国()

A参会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B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C国际投资合作水平日益提升

D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得到根本性转变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

    单选题查看答案

  • 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新的货币篮子将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人民币成为除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之外"入篮"的第五种货币,世界货币秩序16年来第一次发生改变。人民币"入篮"对世界经济的重大意义主要在于()

    多选题查看答案

  •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途径。2017年9月11日,我国首条由民营资本控股的高铁——杭绍台高铁项目在浙江杭州签约。该项目预计总投资超过400亿元,其中民营联合体占比51%。中国铁路总公司占比15%,各级地方政府合计占比34%。本项目坚持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原则,构建政府和社会资本都能接受的投资回报机制,这是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一个典型案例,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

    多选题查看答案

  • 应中国总理李克强的邀请,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印度总理辛格和蒙古国总理阿勒坦呼亚格于2013年10月22日开始分别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来自中国三个陆上邻国的领导人,在同一天开启中国之行,这样密集的双边访问在中国外交史上实属罕见。这一外交动向( )。

    多选题查看答案

  • *2012年6月27日,中国宣布在南海地区对外开放九个海上区块,供与外国公司合作勘探开发。此外,海南省宣布将西沙群岛的四个区域划定为文化遗产保护区。这些决定连同设立三沙市构成了中国加强在南海地区维护主权的“组合行动”。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一贯主张是( )。

    单选题查看答案

  • 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正式实施。2月底,环保部相关部门公开的谈L市主要领导,作为新环保法实施后第一个被约谈城市,L市的污染经媒体曝光后引发全国关注,铁腕治污立竿见影,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指标大幅下降。但环保风暴很快遭遇了新的困境,L市经济基础薄弱,改革开放后,为加快发展,招商时铺设了一些"绿色通道",不少企业缺乏环评手续。此次停产整顿,部分企业因无环评 手续一时难以复产,企业关停后,工人失业又带来新的问题。潜在的金融风险也渐成燃眉之势,环保风暴遭遇到现实和利益的严峻挑战。对于L市委治污下猛药的做法,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环保部官员及不少地方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或发表评论,众多网友也争相发声。且看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A:用环境污染换来的经济发展,早晚得淘汰。重病需猛药,现在是天蓝水绿,多好啊! B:-个小地主的命,非要过比尔o盖茨的生活,怎么可能! C://政府要达标,企业要生存,百姓要环境。非常难!……决心不等于蛮干,环保和经济的平衡点找不好,再好的决定也会变二次伤害。 D://休克式治霾太惊悚了。在如今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人为制造大面积失业和债务危机,简直是生态大跃进! E://铁腕治污力度值得赞赏,但有些问题可以讨论,意识到方向有问题,是急刹车,还是有个滑行过程?L市这次是狠狠的踩了一脚刹车,车停了,但乘客人仰马翻,有点摔得特别重,有的勉强站着,还不知能站多久。 F://被关停的企业满满的全是委屈,责任全部推给外界,以受害者的姿态对自己不堪回首的过去只字不提。今天的L市,是很多历史欠账严重的城市经济转型时期的一个缩影,历史欠账总是要还的。 …… 一场空前的铁腕治污风暴,承受着截然不同的评价。一时间,L市又因治污被推上风口浪尖,但L市以前所未有的决心直面大气污染防治这场艰苦的硬仗,用环保倒逼企业转型升级,让千万市民看到了山青水绿,享受着洁净的空气。9月16日,环保部解除L市大气污染问题挂牌督办。既让环境好转,又让经济同时得到发展,这可能是中国环境治理持续深入后各地亟需作答的选择题。 摘编自央视网(2015年7月3日)、新华网(2015年7月3日)、人民网(2015年7月6日、11月23日)

    简答题查看答案

  • 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正式实施。2月底,环保部相关部门公开的谈L市主要领导,作为新环保法实施后第一个被约谈城市,L市的污染经媒体曝光后引发全国关注,铁腕治污立竿见影,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指标大幅下降。但环保风暴很快遭遇了新的困境,L市经济基础薄弱,改革开放后,为加快发展,招商时铺设了一些"绿色通道",不少企业缺乏环评手续。此次停产整顿,部分企业因无环评 手续一时难以复产,企业关停后,工人失业又带来新的问题。潜在的金融风险也渐成燃眉之势,环保风暴遭遇到现实和利益的严峻挑战。对于L市委治污下猛药的做法,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环保部官员及不少地方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或发表评论,众多网友也争相发声。且看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A:用环境污染换来的经济发展,早晚得淘汰。重病需猛药,现在是天蓝水绿,多好啊! B:-个小地主的命,非要过比尔o盖茨的生活,怎么可能! C://政府要达标,企业要生存,百姓要环境。非常难!……决心不等于蛮干,环保和经济的平衡点找不好,再好的决定也会变二次伤害。 D://休克式治霾太惊悚了。在如今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人为制造大面积失业和债务危机,简直是生态大跃进! E://铁腕治污力度值得赞赏,但有些问题可以讨论,意识到方向有问题,是急刹车,还是有个滑行过程?L市这次是狠狠的踩了一脚刹车,车停了,但乘客人仰马翻,有点摔得特别重,有的勉强站着,还不知能站多久。 F://被关停的企业满满的全是委屈,责任全部推给外界,以受害者的姿态对自己不堪回首的过去只字不提。今天的L市,是很多历史欠账严重的城市经济转型时期的一个缩影,历史欠账总是要还的。 …… 一场空前的铁腕治污风暴,承受着截然不同的评价。一时间,L市又因治污被推上风口浪尖,但L市以前所未有的决心直面大气污染防治这场艰苦的硬仗,用环保倒逼企业转型升级,让千万市民看到了山青水绿,享受着洁净的空气。9月16日,环保部解除L市大气污染问题挂牌督办。既让环境好转,又让经济同时得到发展,这可能是中国环境治理持续深入后各地亟需作答的选择题。 摘编自央视网(2015年7月3日)、新华网(2015年7月3日)、人民网(2015年7月6日、11月23日)

    简答题查看答案

  • 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正式实施。2月底,环保部相关部门公开的谈L市主要领导,作为新环保法实施后第一个被约谈城市,L市的污染经媒体曝光后引发全国关注,铁腕治污立竿见影,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指标大幅下降。但环保风暴很快遭遇了新的困境,L市经济基础薄弱,改革开放后,为加快发展,招商时铺设了一些"绿色通道",不少企业缺乏环评手续。此次停产整顿,部分企业因无环评 手续一时难以复产,企业关停后,工人失业又带来新的问题。潜在的金融风险也渐成燃眉之势,环保风暴遭遇到现实和利益的严峻挑战。对于L市委治污下猛药的做法,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环保部官员及不少地方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或发表评论,众多网友也争相发声。且看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A:用环境污染换来的经济发展,早晚得淘汰。重病需猛药,现在是天蓝水绿,多好啊! B:-个小地主的命,非要过比尔o盖茨的生活,怎么可能! C://政府要达标,企业要生存,百姓要环境。非常难!……决心不等于蛮干,环保和经济的平衡点找不好,再好的决定也会变二次伤害。 D://休克式治霾太惊悚了。在如今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人为制造大面积失业和债务危机,简直是生态大跃进! E://铁腕治污力度值得赞赏,但有些问题可以讨论,意识到方向有问题,是急刹车,还是有个滑行过程?L市这次是狠狠的踩了一脚刹车,车停了,但乘客人仰马翻,有点摔得特别重,有的勉强站着,还不知能站多久。 F://被关停的企业满满的全是委屈,责任全部推给外界,以受害者的姿态对自己不堪回首的过去只字不提。今天的L市,是很多历史欠账严重的城市经济转型时期的一个缩影,历史欠账总是要还的。 …… 一场空前的铁腕治污风暴,承受着截然不同的评价。一时间,L市又因治污被推上风口浪尖,但L市以前所未有的决心直面大气污染防治这场艰苦的硬仗,用环保倒逼企业转型升级,让千万市民看到了山青水绿,享受着洁净的空气。9月16日,环保部解除L市大气污染问题挂牌督办。既让环境好转,又让经济同时得到发展,这可能是中国环境治理持续深入后各地亟需作答的选择题。 摘编自央视网(2015年7月3日)、新华网(2015年7月3日)、人民网(2015年7月6日、11月23日)

    简答题查看答案

  • 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正式实施。2月底,环保部相关部门公开的谈L市主要领导,作为新环保法实施后第一个被约谈城市,L市的污染经媒体曝光后引发全国关注,铁腕治污立竿见影,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指标大幅下降。但环保风暴很快遭遇了新的困境,L市经济基础薄弱,改革开放后,为加快发展,招商时铺设了一些"绿色通道",不少企业缺乏环评手续。此次停产整顿,部分企业因无环评 手续一时难以复产,企业关停后,工人失业又带来新的问题。潜在的金融风险也渐成燃眉之势,环保风暴遭遇到现实和利益的严峻挑战。对于L市委治污下猛药的做法,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环保部官员及不少地方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或发表评论,众多网友也争相发声。且看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A:用环境污染换来的经济发展,早晚得淘汰。重病需猛药,现在是天蓝水绿,多好啊! B:-个小地主的命,非要过比尔o盖茨的生活,怎么可能! C://政府要达标,企业要生存,百姓要环境。非常难!……决心不等于蛮干,环保和经济的平衡点找不好,再好的决定也会变二次伤害。 D://休克式治霾太惊悚了。在如今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人为制造大面积失业和债务危机,简直是生态大跃进! E://铁腕治污力度值得赞赏,但有些问题可以讨论,意识到方向有问题,是急刹车,还是有个滑行过程?L市这次是狠狠的踩了一脚刹车,车停了,但乘客人仰马翻,有点摔得特别重,有的勉强站着,还不知能站多久。 F://被关停的企业满满的全是委屈,责任全部推给外界,以受害者的姿态对自己不堪回首的过去只字不提。今天的L市,是很多历史欠账严重的城市经济转型时期的一个缩影,历史欠账总是要还的。 …… 一场空前的铁腕治污风暴,承受着截然不同的评价。一时间,L市又因治污被推上风口浪尖,但L市以前所未有的决心直面大气污染防治这场艰苦的硬仗,用环保倒逼企业转型升级,让千万市民看到了山青水绿,享受着洁净的空气。9月16日,环保部解除L市大气污染问题挂牌督办。既让环境好转,又让经济同时得到发展,这可能是中国环境治理持续深入后各地亟需作答的选择题。 摘编自央视网(2015年7月3日)、新华网(2015年7月3日)、人民网(2015年7月6日、11月23日)"铁腕治污"及其引发的讨论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有何启示?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