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2011年至2012年,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委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广大新闻工作者广泛响应、积极参与,深入厂矿社区、田间地头“蹲点”采访。他们倾听百姓心声、展开田野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大量来自基层一线的鲜活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增强了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为什么开展“走、转、改”活动,能够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正确答案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才能创作出更多有价值的新闻报道。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基层群众的呼声,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作出真实可信、反映时代要求的新闻报道。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通过深入基层,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才能提供群众喜爱的、有实用价值的新闻信息服务。

答案解析

该题以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深入基层,倾听百姓心声,增强了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材料,考查学生对这一做法的认识。深入基层,立足社会实践,是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倾听百姓心声,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深入基层,才能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创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考点:社会实践对文化创作的重要性、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点评:该题以新闻工作者开展“走、转、改”活动为材料,综合考察学生对文化创造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不仅要熟练掌握课本内容,还能准确解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到不同的答题点,对学生的能力有一定要求,难度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