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国家强则文化盛,国家强则语言强。”当今的全球“汉语热”与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上升的密不可分。材料说明() ①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②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④强国首先就要强语言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2010年8月28日,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汉语办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总决赛在京落下帷幕,共有来自32个国家的近百名留学生参与决赛阶段的角逐。“国家强则文化盛,国家强则文化强。”当今全球的“汉语热”是与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上升密不可分。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②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④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十二五”规划的一个突出亮点是“强国”与“富民”同步部署、同步推进。一方面,“富民”以“强国”为前提,国不强则民难富;另一方面,“强国”以“富民”为目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为了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立足国情,坚持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实现科学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强国”与“富民”的有机统一。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有哪些哲学依据。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十二五”规划的一个突出亮点是“强国”与“富民”同步部署、同步推进。一方面,“富民”以“强国”为前提,国不强则民难富;另一方面,“强国”以“富民”为目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为了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立足国情,坚持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实现科学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强国”与“富民”的有机统一。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有哪些哲学依据。(答出三点即可)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十二五”规划的一个突出亮点是“强国”与“富民”同步部署、同步推进。一方面,“富民”以“强国”为前提,国不强则民难富;另一方面,“强国”以“富民”为目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为了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立足国情,坚持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实现科学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强国”与“富民”的有机统一。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有哪些哲学依据。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十二五”规划的一个突出亮点是“强国”与“富民”同步部署、同步推进。一方面,“富民”以“强国”为前提,国不强则民难富;另一方面,“强国”以“富民”为目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为了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立足国情,坚持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实现科学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强国”与“富民”的有机统一。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有哪些哲学依据。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百年前,梁启超先生曾在《少年中国说》中指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说明()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2011~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情况 注:R&D指研究与实验发展,国际上通常采用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发达国家R&D投入强度普遍达到3%-4%的水平,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支出所占比重为55%左右,而中国目前则仅为25.7%。企业强则国家强。我国能否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虽然我国已经涌现出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但总体上看企业创新能力依然薄弱,许多领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 材料二党中央根据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和要求,作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进一步强调,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要迈入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2011~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情况 注:R&D指研究与实验发展,国际上通常采用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发达国家R&D投入强度普遍达到3%-4%的水平,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支出所占比重为55%左右,而中国目前则仅为25.7%。企业强则国家强。我国能否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虽然我国已经涌现出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但总体上看企业创新能力依然薄弱,许多领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 材料二党中央根据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和要求,作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进一步强调,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要迈入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2011~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情况 注:R&D指研究与实验发展,国际上通常采用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发达国家R&D投入强度普遍达到3%-4%的水平,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支出所占比重为55%左右,而中国目前则仅为25.7%。企业强则国家强。我国能否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虽然我国已经涌现出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但总体上看企业创新能力依然薄弱,许多领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 材料二党中央根据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和要求,作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进一步强调,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要迈入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