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请谈谈气分、血分、水分和五脏水、四水的关系。

正确答案

临床水气病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张仲景在《金匮•水气病》篇中提出了“四水”即风水、皮水、正水、石水,五脏水及气分、血分、水分等三种辨证体系,目的在使医者对水气病的认识更全面,能更好地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并不断提高临床疗效。《金匮》主要以四水辨证为主,辅以五脏水及气分、血分、水分的辨证。
篇中风水、皮水、正水、石水的四水分类,主要以从表里上下区分。风水为风邪袭表,肺失通调所致。皮水由脾失健运,肺失通调引起,无风邪侵袭,病位较风水偏里。相对正水、石水而言,二者病位皆偏表,故脉皆浮,区别在于恶风与否。正水因肾阳虚,水湿泛滥;石水则因肾阳衰微,水寒凝结于下焦。二者病位皆在里,所以都有脉沉,腹满症状。但正水影响到上焦,故喘,石水偏于下焦,致脉自沉,腹满不喘。
五脏水是病及五脏而出现水气内停的各种证候,并非水气直接侵入五脏。根据其病机与症状,有医家认为,五脏水与四水中正水、石水相当。
而气分、血分、水分的划分,提示医家应注意气、血、水三因素在水气病的发病中的密切关系。虽然《金匮要略》认为先病水而后经停者为水分,月经先停而后病水者为血分,临床实不必拘泥于妇人水肿。而《金匮》指出“血不利则为水”的观点,以及对气分病提出“大气一转,其气乃散”的治疗法则,都对临床治疗水气病有一定指导意义。实际上无论是四水或五脏水的辨证中都包含有气、血、水的辨证。后世医家对气、血、水三者的关系有较多发挥,尤其在论臌胀中多见。
总之,临床上对水气病的辨证中,四水,五脏水,及气分、血分、水分的辨证,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互相渗透,相互交叉的。只有全面认识后,方能正确把握病机。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病在气分,以()为主,()为佐;病在血分,以()为主,()为佐。

    填空题查看答案

  • 营分病变介于气分与血分之间,曾邪既可(),又可().

    填空题查看答案

  • 叶天士说: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彼则(),此则(),随证变法,如近时()等类,或如()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转疟之机括。

    填空题查看答案

  • 叶天士《温热论》:“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填空题查看答案

  • 试述血分、水分的区别,其中何证易治?为什么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凡温病初感,发热而微恶风寒则,邪在肺卫,不恶寒而恶热,小便色黄,卫入气分也;若脉数舌绛,邪入营分;若舌深绛,或夜有谵语,已经入血分也”语出()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名曰血分。

    填空题查看答案

  • 结合《素问•脉要精微论》,谈谈如何理解“五脏者,中之守也”?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结合《素问•脉要精微论》,谈谈如何理解“五脏者,身之强也”?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