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男性,35岁,贫血已半年,经各种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肝肋下2cm,脾肋下1cm,浅表淋巴结未及。检验:RBC2.30×1012/L,Hb70g/L,WBC3.5×109/L,白细胞分类可见早幼粒细胞为2%,中性分叶核细胞呈Pelger畸形,PLT46×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为2%,早幼粒为4%,红系有巨幼样变,可见小巨核细胞。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为(+++),铁粒幼细胞为48%,环形铁粒幼细胞为18%。 本病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缺铁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男性,35岁,贫血已半年,经各种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肝肋下2cm,脾肋下1cm,浅表淋巴结未及。检验:RBC2.30×10<sup>12</sup>/L,Hb70g/L,WBC3.5×10<sup>9</sup>/L,白细胞分类可见早幼粒细胞为2%,中性分叶核细胞呈Pelger畸形,PLT46×10<sup>9</sup>/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为2%,早幼粒为4%,红系有巨幼样变,可见小巨核细胞。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为(+++),铁粒幼细胞为48%,环形铁粒幼细胞为18%。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男性,35岁,贫血已半年,经各种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肝肋下2cm,脾肋下1cm,浅表淋巴结未及。检验:RBC2.30×10<sup>12</sup>/L,Hb70g/L,WBC3.5×10<sup>9</sup>/L,白细胞分类可见早幼粒细胞为2%,中性分叶核细胞呈Pelger畸形,PLT46×10<sup>9</sup>/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为2%,早幼粒为4%,红系有巨幼样变,可见小巨核细胞。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为(+++),铁粒幼细胞为48%,环形铁粒幼细胞为18%。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男性,35岁,贫血已半年,经各种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肝肋下2cm,脾肋下1cm,浅表淋巴结未及。检验:RBC2.30×10<sup>12</sup>/L,Hb70g/L,WBC3.5×10<sup>9</sup>/L,白细胞分类可见早幼粒细胞为2%,中性分叶核细胞呈Pelger畸形,PLT46×10<sup>9</sup>/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为2%,早幼粒为4%,红系有巨幼样变,可见小巨核细胞。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为(+++),铁粒幼细胞为48%,环形铁粒幼细胞为18%。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男,36岁,半年来头昏乏力,经检查确诊为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此病最常见的病因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男性,15岁,头昏乏力,牙龈出血半年。体检:贫血貌,皮肤可见散在瘀点,肝、脾、淋巴结不肿大。疑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何项最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单选题查看答案

  • 贫血患者经抗贫血治疗后,其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达峰时间为()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患者,男,35岁,溃疡病出血,贫血貌,MCV85fl,MCH28pg,MCHC32%,贫血性质()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男性,13岁,面色苍白半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3cm。检验:血红蛋白81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13%;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初溶为58%氯化钠溶液,全溶为46%氯化钠溶液。 本例溶血性贫血发病机制为()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男性,13岁,面色苍白半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3cm。检验:血红蛋白81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13%;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初溶为58%氯化钠溶液,全溶为46%氯化钠溶液。 属于上述发病机制的溶血性贫血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