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创新是一种文化品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20世纪的世界进程中出现了许多冠以“新”概念的历史元素,如俄国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20世纪末的一次改革使中国迈进了社会主义新时期。 【材料三】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长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署了煤钢联营协定,由此开辟了由经济合作入手的解决欧洲统一问题的新途径。从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环境看,走此途径,也是有共同基础的。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立的欧共体,向着经济政治联盟的方向发展。1991年底,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史》 【材料四】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欧共体在推进经济一体化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共同体内部的农业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别,农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因此各国有不同的利益要求。比、卢和联邦德国三国农业不发达,对实行共同农业政策比较冷淡;而农业较发达的法、意、荷则积极主张实行共同农业政策。 ——岳麓版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教材 阅读上述材料并回答问题: 试简要概括材料二中三个历史元素的“新”之所在。并概括这些“新”的共同点?

正确答案

“新”之所在:
新经济政策:在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
罗斯福新政: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干预经济,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封闭向开放转变。(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也可)
“新”的共同点:制订国家政策都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都是在国家面临经济或政治危机的形势下的创新;制定政策都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客观规律;都是关注民众的迫切要求;

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二题干内容,本文考查苏俄、美国、中国在20世纪不同时期所采取的相关经济政策比较异同点问题。回忆、再现所学相关知识,不难概括出,三国的“新”,分别体现在:苏俄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即在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美国罗斯福新政,即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干预经济,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ƒ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的经济理论,即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封闭向开放转变(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等。分析、归纳可知,三国的经济政策的“新”有共同之处,可以这样理解:制订国家政策都根据了形势的变化而及时调整;‚都是在国家面临经济或政治危机的形势下的创新;制定政策都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客观规律等。
相似试题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是因为() ①创新能够凭主观愿望创造出崭新的事物 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④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鼓励创新、爱护创新,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国家如此重视创新,是因为() ①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创新是民族和国家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增强中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一项措施。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必须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着力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文学采风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具体形式,而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下面观点符合这一关系的是() ①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于社会实践②文化创新的检验标准来自于社会实践 ③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是推动文化创新④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促进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该方针旨在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国家之所以重视教育主要是因为() ①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④发展教育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促进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该方针旨在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国家之所以重视教育主要是因为() ①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④发展教育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使资源供需紧张的矛盾加剧,环境承载不堪重负,社会阶层分化日益明显。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高度,第一次提出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把古人“天人合一”的主张融入了新的时代元素,铸造着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这段材料可以为下列观点提供支撑() ①文化本身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可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 ②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③社会实践是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④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研讨会中,某同学认为依托微博、视频网站、手机等移动互联新媒体发展起来的“微电影”清新朴实、“短小精悍”,但是良莠不分,冲击传统院线里的大电影,不利文化建设。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微电影”是一种“快餐文化”,不宜发展 ②文化创新能促进文化的发展 ③发展“微电影”是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④只要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应倡导和引导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文化创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①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③扫除民族文化交流的障碍④促使一种民族文化代替另一种民族文化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