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3因子的全因子试验设计共进行11次试验,是这样安排的:因子A为温度,低水平是80度,高水平是90度,因子B为压力,低水平是700公斤,高水平是800公斤;因子C为时间,低水平是20分钟,高水平是26分钟。获得试验数据后,在分析中发现ANOVA表中模型的总效应是显著的,但是明显地有弯曲(Curvature)。为此准备进行响应曲面设计。但压力不可能超过800公斤,可是原来的试验结果还希望继续使用。这时应采用下列哪种响应曲面设计?()

ACCC设计(中心复合序贯设计)

BCCI设计(中心复合有界设计)

CCCF设计(中心复合表面设计)

DBB设计(Box-Behnken设计)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为了获取关于提高特种钢的弹性值的有关信息,安排了一个3因子的全因子试验设计,进行了23+4共12次试验。在分析问题时发现,模型拟合并不好,主要是各因子的弯曲效应显著。经领导批准后,可以安排响应曲面设计。由于经费很紧张,希望尽量利用这12次试验结果数据,但有两个因子在因子试验时已处于试验范围的边界上。问:这时候应采取下列哪种设计?()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在因子设计阶段,对3个因子A、B及C,进行二水平全因子共11次试验后,可以确认3者皆显著,但却发现了显著的弯曲。决定增做些试验点,形成响应曲面设计。一个团队成员建议在新设计中使用CCF(中心复合表面设计,Central Composite Face-Centered Design)。他这样建议的好处是()

    多选题查看答案

  • 在提高压塑板断裂强度的全因子试验中,对于因子A(温度,两水平取为220和240摄氏度)、因子B(压力,两水平取为360和400帕)进行了含3个中心点共7次试验后,发现响应曲面有严重的弯曲现象。为此希望进行响应曲面设计,得到二阶回归方程。由于压力机最高只能取400帕,本实验的成本又较高,希望能在归纳出二阶回归方程的条件下尽量减少试验次数,最好的方法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为了研究如何在车床车削轴棒时提高光洁度问题,绿带张先生在11次试验中安排了6个因子(例如进刀速度、横移速度、刀具倾角等)的部分因子试验26-3+3(中心点),共11次试验。黑带王先生提示他,根据试验设计的原则,一定要注意安排试验的随机化。有关试验随机化的描述,哪些是错误的?()

    多选题查看答案

  • 4因子3水平,Replicates=2的全因子实验需要多少次试验:()次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在生产化肥磷酸钾的过程中,经过因子试验,发现温度和压力两个因子都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又进行一轮二因子(+3次中心点试验)的全因子试验:温度取180度(-)、200度(+);压力取220帕(-)240帕(+)。对试验结果的分析中发现回归方程的弯曲很严重,下一步必须进行响应曲面试验。由于经费困难,希望试验次数尽可能地少,而试验条件上的温度又不可能超过200度。希望能在归纳出二阶回归方程的条件下尽量减少试验次数,这时可行的最好的方法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在因子设计阶段,对3个因子A、B、C进行两水平全因子的8次试验加上3个中心点试验后,可以确认3个主因子皆显著,但却发现了显著的弯曲,决定增做些试验点,形成响应曲面设计。一个团队成员建议在新设计中使用CCF(中心复合外切设计,CentralCompositeCircumscribe)设计,他这样建议的好处是()

    多选题查看答案

  • 4因子2水平,重复为2的全因子实验需要多少次试验:()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某六西格玛团队在改进阶段中,要进行细致的试验设计,需要考查4个因子A、B、C、D的二次回归设计问题,如果需要设计一个具有旋转性的中心复合设计,共需要角点、轴向点及中心点试验各多少次()?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