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本题共包含 5 个小题

宇宙到底有多大,我们不知道在人类的有生之年能不能找到答案,但是我们可以肯定一点,人类探索的步伐不会停止。回答下列问题。

单选题1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嫦娥奔月”表达的美好理想,经过人类千百年的努力,在现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通过“嫦娥二号”探月活动的成功正在成为现实。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②认识能力的提高是科学实践成功的首要因素 ③认识能否达到目的依赖于实践的社会历史条件 ④正确的实践目的是认识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单选题2

2008年9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神七”载人航天飞船。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广大航天工作者突破一大批核心关键技术,先后实现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等重大跨越。这一事实充分说明()

A只有搞好局部,才能使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B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C客观规律制约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D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单选题3

作为“神七”航天员,训练的艰苦性更甚以往。翟志刚说:“为了提高对失重环境的适应能力,我们曾头下脚上连续‘睡’5天。”航天人的拼搏精神,带给人们深刻的人生启迪。下列诗句中蕴涵这一人生启迪的是() 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单选题4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单选题5

2008年10月6日,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宣布,格林尼治时间10月7日2时46分,一颗编号为2008TC3的小行星将由苏丹北部上空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发生燃烧。后来的观测表明,2008TC3如期而至,时间误差只有15秒。对小行星撞击地球进行如此精确的预测,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表明() ①预测所依据的理论和数据的正确性得到观测实践的检验 ②预测被证实佐证了世界的可知性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 ③预测所依据的理论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预测被证实证明了有用性在真理属性中的基础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20世纪最后一期《时代》周刊评选出一位“世纪人物”,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之谜的开启者”。他曾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这位“世纪人物”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有人对野兽、飞禽和鱼类的事情知道得很多……而对人的本性一无所知,不知道我们从何来,往何处去,以及为什么生活,这到底有什么好处?”这种思想应是提倡()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下列口号最有可能出现的时期是①“向地球开战”②“共产主义离我们并不是遥远的将来”③“十五年赶过英国老王牌”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社会进步密切相关。阅读材料: 材料一 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 ——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之兴《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共和国。 ——恩格斯《反杜林论》 请回答: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