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行话是特定语言社群内部的交流用语。行话的产生和使用,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每个时期都有与其相适应的行话。当前,随着电子计算机行业的飞速发展,电脑和网络逐渐步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计算机有关的行话大量涌现。总的来看,这些行话分为两类。一类是计算机行业的行业用语和计算机专业术语,如“软件、硬件、界面、主页、电子邮件/e-mail/伊妹儿”等等。这些行话尽管形式有所不用,有音译,有意译,有的直接借用外语词汇,也存在使用的场合、风格、范围上的不同,但都是与计算机相关的行业用语或专业术语。另一类是流通在网民中间、在上网聊天过程中创造和使用的一些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或信息符号形式,如“东东”(东西)、“美眉/MM”(妹妹)、“恐龙”(长相不好的女网友)、“B4”(从前,4读为four,与英语before谐音)等等。这一类人们习惯上称之为“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有其产生的社会条件和语境要求。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网络技术的快速普及是“网络语言”产生的技术条件,特殊人群(主要是青少年)对上网聊天的迷恋包含一定的社会原因。网上“聊天室”是一种相对封闭、隐秘、随意、宽松的交际环境,交际对象在年龄、心理上较为接近,网上交流一般要凭借非声音媒介来进行,“因地制宜”地利用键盘符号可以提高交流的速度。网络语言可以视为网上聊天族的秘密语,它一方面方便了“聊天室”中得言语交际活动,另一方面又是聊天族身份的语言标记。计算机行业用语与网络语言在发展方向上并不相同。随着电脑的普及应用,许多计算机行业用语已进入人们日常使用的普通词汇里,甚至引申出丰富的意义,如“硬件、软件、升级、热启动、硬回车”等。这种趋势今后还会进一步加强。相反,网络语言主要还是流通在聊天室内,那些走出“聊天室”的人也没有把它传播到社会中去。即使有“网络文学”推波助澜,其影响力还是远远不如计算机行业用语和专业术语。所以,对“网络语言”不能一概否定,简单地认为是语言生活中的混乱现象,而应该从语言社会变异角度进行客观研究。语言终究是用来交际的社会工具,社会交际是制造和改变这种工具的“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