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析

《大公报》

正确答案

1902年天津,英华得天主教资本家、神父、法使馆的支持,自任社长,撰写政论文章。该报政治上倾向君主立宪,却摈弃“猥邪琐屑之事”,以“敢言”、“替劳苦大众说话”和报风严肃而受到读者欢迎,成为华北地区颇有影响的报纸。1916年后,英华将报馆卖给王郅隆(北洋),从事慈善事业。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新记大公报》

    名词解析查看答案

  • 《大公报》的“四不主义”方针是:()。

    多选题查看答案

  • 早期《大公报》

    名词解析查看答案

  • ()年,()代表《大公报》采访巴黎和会。

    填空题查看答案

  • 简述大公报“四不方针”。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简述新记《大公报》的办报方针。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简述“新记”《大公报》的“四不”方针。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大公报》的“四不方针”内容和评价。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大公报》

    名词解析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