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在用EDTA法测定Ca2+、Mg2+含量时终点不好看或无终点,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解决?

正确答案

(1)样品或水中有干扰离子。可加入掩蔽剂,如在酸性溶液中加入三乙醇胺,在碱性溶液中加入Na2S,不得已时可加入KCN。若干扰离子太多,应该先用沉淀分离、萃取分离法等方法分离后再滴定;
(2)PH未调好;
(3)指示剂变质,重新配制。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在用EDTA法测定Ca2+、Mg2+含量时终点不好看或无终点,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解决?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滴定Ca2+、Mg2+总量时要控制pH≈10,而滴定Ca2+分量时要控制pH为12~13。若pH>13时测Ca2+则无法确定终点。

    判断题查看答案

  • 用溴酸钾法测定苯酚的含量时,生成三溴苯酚沉淀,所以此反应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邻菲罗啉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样品中铁含量时,加入抗坏血酸的目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双指示剂法测定NaOH、Na2CO3含量时,对滴定速度有何特殊要求?为什么?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钙试剂能与Ca形成()络合物,在()时,可用于钙镁混合物中钙的测定,在此条件下,Mg2+生成MgOH2沉淀,不被滴定。

    填空题查看答案

  • 在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样品时,滴定时不宜过度摇动是为了防止I2的挥发。

    判断题查看答案

  • HIPS中橡胶含量测定原理是什么?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氯化钠含量的测定原理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