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风情;历史上云南就是南北文化交汇和东西文明的交融地,延伸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的茶马古道,推动了中外民族之间的经济以及文化交流;云南地形独特,不同的区域内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精神,云南积极推进文化强省战略,努力繁荣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市场导向,把云南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2013年云南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6.1%,一跃成为云南省的支柱产业。 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要把云南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

正确答案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两者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普遍性要求;云南结合本地实际,努力繁荣民族文化,创新体制机制,突出区域特色,把云南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工作方法。

答案解析

本题已经给出了知识点的限制——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这个原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哲学的问答题包括原理方法论和材料分析。知识点已经明确,用知识点分析材料即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普遍性要求,把云南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这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考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相似试题
  • 云南省地处边陲,气候温暖湿润,是我国少数民最多的省份。该省经过分析认为,本省具有资源、气候、区位三大优势,也有基础产业薄弱、经济结构单一、国民文化素质较低的三大劣势。根据这种状况,该省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即建立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云南省制定的这一发展战略体现的哲理有()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云南是个多民族省份,使用着26种语言、22种文字,然而,当前云南省的很多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正面临着消亡的危险。为了抢救和推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云南省日前制定了《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云南省这样做是为了() ①维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②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③传承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④促进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

    单选题查看答案

  • 1947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开创了内蒙古历史的新纪元。内蒙古地区之所以能够建立民族自治区,主要因为()。 ①蒙古族对国家统一有强烈的政治认同 ②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③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人口构成单一 ④蒙古族在我国民族人口分布上有自己的特点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在我国,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广东省与外界交往密切,气候温暖,适合生长的生物种类相对较多,使其成为全国外来入侵生物种类最多的省份之一。一般地说,外来物种大量繁殖()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生活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水、彝、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和其他44个民族成分。当地政府在实践中,下好民族团结这盘棋,“民族团结红利”激活发展潜力:2005年至2013年,全区生产总值增长2.6倍,财政收入增长3.2倍。材料说明()。 ①维护民族团结是民族地区的中心工作 ②民族团结是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③民族团结直接影响改革稳定统一大局 ④民族团结有利于增强民族地区经济实力

    单选题查看答案

  • 2010年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部地区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9%,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翻了一番。西部大开发的十年,是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时期。这表明西部大开发有利于()。

    单选题查看答案

  • 2010年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部地区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9%,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翻了一番。西部大开发的十年,是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时期,这表明西部大开发有利于()。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我国今年遭遇的旱情达到百年一遇。特别是云南、广西和贵州的干旱持续了几个月,受旱耕地面积8千多万亩,对城乡居民饮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威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填空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