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一)《儒林外史》首先对科举大力抨击
在第一回“楔子”中,就借王冕之口批评因有了科举这一条“荣身之路”,使读书人轻忽了“文行出处”——即传统儒学要求于“士”的学问、品格和进退之道。第二回进入正文开始,又首先集中力量写了周进与范进这两个穷儒生的科场沉浮的经历,揭示科举制度如何以一种巨大的力量引诱并摧残着读书人的心灵。
作为儒林群像的画谱,《儒林外史》的锋芒并不只是停留在科举考试上。小说中所描写的士林人物形形色色,这些人物从不同意义、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在读书人中普遍存在的极端空虚的精神状况,从而反映出社会文化的萎靡状态,从根本上揭示了封建制度对人材的摧毁和它自身因此而丧失生机。
除了儒林群丑外,小说还揭示了一些承平表象下的黑暗现实。官府衙门从上到下贪污成风。“钱到公事办,火到猪头烂”,“有了钱就是官”。皂隶差役,也处处为非作歹,把持官府,包揽诉讼。而真正做些好事,较为清廉的官吏,却往往没有好结果。至于广大淳朴善良的人民生活更是痛苦。作者以深切的同情,描绘了他们活不下去的惨境。
(二)《儒林外史》中也有一部分为作者所肯定所赞颂的人物
一类是士林中为数不多的贤者,一类是市井小民。前者不为功名富贵所驱,后者与之绝缘。书中的真名士杜少卿有着作者自己的影子,他的身上带有比较多的离经叛道的味道。作者赞扬了庄绍光、迟衡山、虞博士等重视文行出处,不贪求功名却有真才实学的“真儒”。但他们企图以祭泰伯祠的迂阔举动,来挽回世道人心,实际表现了吴敬梓思想中的落后一面。
作者还写了普通市井人物如牛老爹、卜老爹等,肯定了他们忠厚本分的美德;作者在小说结尾,以无限倾慕的心情描写了自食其力,不图富贵、不伺候人颜色、自由自在的市井奇人。沈琼枝也是小说中值得注意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个被盐商骗娶为妾而只身逃至南京、企图以自身的技艺谋食的奇女子,大胆泼辣,敢作敢为。这一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创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