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某写字楼,剪力墙结构。因工程需要在其剪力墙的外侧安装点式玻璃幕墙。土建工程已经完毕,施工时没有预埋件,而且抹灰工序已经完成。现需要在该处安装后埋件,安装完毕后土建要对其进行抹灰和涂料处理。抹灰后埋件不得外露。监理工程师要求上报安装后埋件前对剪力墙部位的处理措施,并要求明确后埋件安装完毕后具体的检查项目。施工过程中,其幕墙生产车间正在进行结构胶注胶生产工序,情况如下: (1)室温为25度,相对湿度为50%; (2)清洁注胶基材表面的清洁剂为二甲苯,用白色棉布蘸人溶剂中吸取溶剂,并采用“一次擦”工艺进行清洁; (3)清洁后的基材一般在lh内注胶完毕; (4)从注胶完毕到现场安装其间隔为一周。 在玻璃幕墙与每层楼板之间填充了防火材料,并用1.5mm的铝板固定。为了便于通风,防火材料与玻璃之间留有3mm的间隙。 玻璃幕墙验收时施工单位提交了下列资料: (1)设计图纸、计算报告、设计说明、相关设计文件;. (2)材料、配件、附件及组件的产品合格证书、质量保证书、复验报告; (3)进口材料的检验检疫证明; (4)隐蔽工程验收文件; (5)幕墙物理性能检验报告; (6)幕墙部分及分项检验记录; (7)外观质量评定表; (8)幕墙工程出厂合格证。 监理工程师提出幕墙工程竣工验收资料不齐全,应予以补充。并重点提出隐蔽工程验收项目有缺项,需整改后重新验收。 【问题】 1.安装后埋件前对剪力墙部位应如何处理?后埋件安装完毕后应如何检查? 2.注胶工序的工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防火材料的填充工艺是否合理?如不妥应该如何处理? 4.幕墙竣工验收资料还需补充哪些内容? 5.玻璃幕墙安装施工应对哪些项目进行隐蔽检验?

正确答案

1.安装后埋件前
(1)需要把该处剪力墙的抹灰打掉,后埋件必须与混凝土主体直接接触。
(2)后埋件安装后还要抹灰,而且后埋件的固定螺母不能外露,所以要计算后埋件厚度和螺母的高度之和。
(3)同时抹灰层对螺母的外端还应该有一定的覆盖厚度,当抹灰层厚度满足不了以上要求时,就要把墙面剔进一定的深度,以保证后埋件安装完毕后,抹灰层能覆盖螺母并且不外露。
后埋件安装完毕以后:
(1)要对锚栓进行拉拔试验,试验的数据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2)还要对后埋件表面进行防腐处理。
2.对于注胶工艺,步骤不合理,具体如下:
(1)清洁溶剂为二甲苯合理,但A色棉布不应蘸入溶剂中,而应将溶剂倒在棉布上,并采用“二次擦”的T.艺进行清洁。
(2)从注胶完毕到现场安装,其总的养护期应达到14~21d。
3.防火材料填充工艺不合理,正确做法如下:
(1)防火材料不能用铝板固定,因为铝板不耐高温,应该用不小于].5mm厚的镀锌钢板固定。
(2)防火材料与玻璃、墙体之间不能留有间隙,必须安放严实,否则一旦起火,下层的浓烟便沿着间隙往上蹿,失去了防火的作用。
4.幕墙工程竣丁验收资料还需补充如下内容:
(1)硅硐结构胶的认证证书、质量保证书、合格证书;
1.安装后埋件前
(1)需要把该处剪力墙的抹灰打掉,后埋件必须与混凝土主体直接接触。
(2)后埋件安装后还要抹灰,而且后埋件的固定螺母不能外露,所以要计算后埋件厚度和螺母的高度之和。
(3)同时抹灰层对螺母的外端还应该有一定的覆盖厚度,当抹灰层厚度满足不了以上要求时,就要把墙面剔进一定的深度,以保证后埋件安装完毕后,抹灰层能覆盖螺母并且不外露。
后埋件安装完毕以后:
(1)要对锚栓进行拉拔试验,试验的数据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2)还要对后埋件表面进行防腐处理。
2.对于注胶工艺,步骤不合理,具体如下:
(1)清洁溶剂为二甲苯合理,但A色棉布不应蘸入溶剂中,而应将溶剂倒在棉布上,并采用“二次擦”的工艺进行清洁。
(2)从注胶完毕到现场安装,其总的养护期应达到14~21d。
3.防火材料填充工艺不合理,正确做法如下:
(1)防火材料不能用铝板固定,因为铝板不耐高温,应该用不小于].5mm厚的镀锌钢板固定。
(2)防火材料与玻璃、墙体之间不能留有间隙,必须安放严实,否则一旦起火,下层的浓烟便沿着间隙往上蹿,失去了防火的作用。
4.幕墙工程竣丁验收资料还需补充如下内容:
(1)硅硐结构胶的认证证书、质量保证书、合格证书;
(2)硅硐结构密封胶相溶性及粘结性能检测报告。
5.玻璃幕墙安装施工时应对如下项目项目进行隐蔽检验:
(1)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节点的安装。
(2)幕墙四周、幕墙内表面与主体结构之间间歇节点的安装。
(3)幕墙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及墙面转角节点的安装。
(4)幕墙防雷接地节点的安装。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某写字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5层,框架一剪力墙结构。首层中厅高12m,施工中,某工人在中厅高空搭设脚手架时随手将扳手放在脚手架上,脚手架受振动后扳手从上面滑落,顺着楼板预留洞口(平面尺寸0.25m×0.50m)砸到在地下室施工的王姓工人头部。由于王姓工人认为在室内的楼板下作业没有危险,故没有戴安全帽,被砸成重伤。(工人来工地不到3天;木工开塔吊;卷扬机突然制动失灵;在昏暗的灯光下施工;) 请结合案例说明该起事故的原因?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背景 某工程,建筑面积为16122m2,占地面积为4000m2.地下1层,地上8层.筏形基础,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填充墙空心砌块隔墙.水源从现场北侧引人,要求保证施工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背景 某工程,建筑面积为16122m2,占地面积为4000m2.地下1层,地上8层.筏形基础,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填充墙空心砌块隔墙.水源从现场北侧引人,要求保证施工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背景 某民用髙层住宅楼工程,为28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采用了公开招标方式,在招标公告中明确要求投标者必须具备一级以上施工总承包资质.甲施工企业准备投标,按照现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该企业准备用施工组织设计代替项目管理规划大纲.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背景 某民用髙层住宅楼工程,为28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采用了公开招标方式,在招标公告中明确要求投标者必须具备一级以上施工总承包资质.甲施工企业准备投标,按照现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该企业准备用施工组织设计代替项目管理规划大纲.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23723m2,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1层,地上12层,首层高4.8m,标准层高3.6m,顶层房间为有保温层的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工程结构施工采用外双排落地脚手架,工程于2007年6月15日开工,计划竣工日期为2009年5月1日。 事件一:2008年5月20日7时30分左右,因通道和楼层自然采光不足,瓦工陈某不慎从9层未设门坎的管道井竖向洞口处坠落地下一层混凝土底板上,当场死亡。 事件二:顶层吊顶安装石膏板前,施工单位仅对吊顶内管道设备安装申报了隐蔽工程验收,监理工程师提出申报验收有漏项,应补充验收申报项目。 2、问题 (1)本工程结构施工脚手架是否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说明理由。 (2)事件一中,从安全管理方面分析,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对落地的竖向洞口应采用哪些方式加以防护? (4)吊顶隐蔽工程验收还应补充申报哪些验收项目?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背景资料: 某写字楼项目,建筑面积84540.4m2,两层连通整体地下室,地上为两栋塔楼,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结构体系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结构设计为2mm+2mm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外防水。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地下室底板外防水设计为两道,置于混凝土垫层上。施工单位拟采用热熔法、均满粘施工,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方法存在不妥,不予确认。 事件二:底板施工完后,浇水养护10d后监理工程师提出应继续浇水,施工单位认为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不少于7d即可,现养护10d已完全满足规范。 事件三:地下室防水层保护层做法:顶板与底板一致,采用50mm厚细石混凝土;侧墙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室内厕浴间防水做法:采用聚氨酯防水,先施工四周墙面,然后施工地面;基层采用1:2混合砂浆找平并压光后施工防水层,再作防水保护层。监理对此做法提出诸多不同意见。 事件四:地上结构施工时,拆模后发现梁底的外露面出现麻面、露筋等表面缺陷。监理要求分析原因并提出后续工程的防治措施。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背景资料: 某写字楼项目,建筑面积84540.4m2,两层连通整体地下室,地上为两栋塔楼,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结构体系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结构设计为2mm+2mm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外防水。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地下室底板外防水设计为两道,置于混凝土垫层上。施工单位拟采用热熔法、均满粘施工,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方法存在不妥,不予确认。 事件二:底板施工完后,浇水养护10d后监理工程师提出应继续浇水,施工单位认为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不少于7d即可,现养护10d已完全满足规范。 事件三:地下室防水层保护层做法:顶板与底板一致,采用50mm厚细石混凝土;侧墙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室内厕浴间防水做法:采用聚氨酯防水,先施工四周墙面,然后施工地面;基层采用1:2混合砂浆找平并压光后施工防水层,再作防水保护层。监理对此做法提出诸多不同意见。 事件四:地上结构施工时,拆模后发现梁底的外露面出现麻面、露筋等表面缺陷。监理要求分析原因并提出后续工程的防治措施。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背景资料: 某写字楼项目,建筑面积84540.4m2,两层连通整体地下室,地上为两栋塔楼,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结构体系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结构设计为2mm+2mm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外防水。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地下室底板外防水设计为两道,置于混凝土垫层上。施工单位拟采用热熔法、均满粘施工,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方法存在不妥,不予确认。 事件二:底板施工完后,浇水养护10d后监理工程师提出应继续浇水,施工单位认为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不少于7d即可,现养护10d已完全满足规范。 事件三:地下室防水层保护层做法:顶板与底板一致,采用50mm厚细石混凝土;侧墙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室内厕浴间防水做法:采用聚氨酯防水,先施工四周墙面,然后施工地面;基层采用1:2混合砂浆找平并压光后施工防水层,再作防水保护层。监理对此做法提出诸多不同意见。 事件四:地上结构施工时,拆模后发现梁底的外露面出现麻面、露筋等表面缺陷。监理要求分析原因并提出后续工程的防治措施。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