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胡锦涛同志在“7·23讲话”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其中“民族特色”主张用一种更加包容的姿态,把社会主义和人类文明的普遍性以及中国特色的东西包含进来。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就要求我们要()

A尊重文化多样性

B通过文化交流消除民族差异

C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与时俱进

D大胆吸收各国文化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本题材料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主张用一种更加包容的姿态,把社会主义和人类文明的普遍性以及中国特色的东西包含进来”,强调的是要充分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故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B项中“消除民族差异”的表述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C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亦不能入选;文化交流过程中要吸收各国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故D项表述不科学,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考点:本题考查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
相似试题
  •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并要求健全廉租房制度建设,加快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①行使了最高决定权 ②履行了经济管理职能 ③坚持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④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些人的道德观和荣辱观发生了严重倾斜和错位。面对现实社会道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胡锦涛同志有针对性地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实际上就是在全体公民面前树起了一块明荣知耻、抑恶扬善的道德标杆,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材料,从辨证唯物论角度谈谈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依据。

    简答题查看答案

  •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并适时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的道路进一步确立。 很多人感到困惑不解,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总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找到一条新路,一条再创辉煌的路。请运用所学哲学知识,结合材料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

    简答题查看答案

  •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材料一:如果问十八大报告中哪一个新词汇最能激起社会各界的共鸣、最受普通群众欢迎,“美丽中国”无疑会首当其冲。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革新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规划中国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同志则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埋头苦干、顽强拼搏,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简答题查看答案

  •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材料一:如果问十八大报告中哪一个新词汇最能激起社会各界的共鸣、最受普通群众欢迎,“美丽中国”无疑会首当其冲。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革新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规划中国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同志则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埋头苦干、顽强拼搏,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简答题查看答案

  •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材料一:如果问十八大报告中哪一个新词汇最能激起社会各界的共鸣、最受普通群众欢迎,“美丽中国”无疑会首当其冲。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革新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规划中国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同志则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埋头苦干、顽强拼搏,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简答题查看答案

  • 2009年10月1日,我们迎来了新中国六十华诞。 60年前,毛泽东把执掌政权比作“进京赶考”,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推动民族复兴大业不断前进;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成功推向21世纪;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路。 60年来,“赶考”路上变化巨大,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了一份高分答卷。 中国共产党60年的“赶考”路如何体现了辨证唯物论论的基本道理?

    简答题查看答案

  • 2009年10月1日,我们迎来了新中国六十华诞。 60年前,毛泽东把执掌政权比作“进京赶考”,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推动民族复兴大业不断前进;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成功推向21世纪;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路。 60年来,“赶考”路上变化巨大,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了一份高分答卷。

    简答题查看答案

  • 2009年10月1日,我们迎来了新中国六十华诞。 60年前,毛泽东把执掌政权比作“进京赶考”,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推动民族复兴大业不断前进;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成功推向21世纪;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路。 60年来,“赶考”路上变化巨大,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了一份高分答卷。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