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2013年的清明节让西安市民G先生“长了见识”。在去祭拜爷爷的路上,有许多售卖祭祀品的摊位,不仅有亿元面值的纸钱、别墅、跑车,而且还有最新款的IPAD、IPHONE、1V手袋。G先生说:“没想到清明节这么‘与时俱进’,关键这些东西竟然还卖得特别好。”记者走访发现,某市多家殡葬服务公司提供“代理扫墓”服务,其代理扫墓服务项目包括:鲜花一束、清扫墓地、供果三样、上一炷香,完成后拍照证明,收费为500元。 在市场经济下,代理扫墓的盛行,更应该看做是金钱文化对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侵袭。在全民道德观念日益下降的今日,传统的情感底线也在逐渐被侵蚀殆尽。 在中国春节走亲访友,“礼”自然是少不了的。春节过后,人们没有分享节日后的喜悦,而是纷纷对节日巨大开支叫苦不迭。他们或是因送“万金礼”花掉了几个月的工资致钱包空空。或是因奔波于各种聚餐而身心俱疲,成为“房奴”“卡奴”“孩奴”之后新一代的“节奴”。 “公关礼数”不断增加,使得春节等各大节日变成“几家欢喜几家忧”。本来过年过节。礼尚往来既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增加节日文化气氛,是值得提倡的。而现在过年送礼却成了一种无奈,甚至是负担。老家在陕西的昊先生说:“每年过年回家,走亲访友,送礼不断。而且一年比一年凶,车票又那么难买,一路上折腾,真是有点怕过年了。” 有网友表示,中国送礼之风极盛。而且已成为一种“面子文化”,拜年不迭礼也不合乎情理,产生“节奴”一族也就不足为奇了。也有一些网友表示,如今国人过年,那些淳朴、雅趣的民俗节仪,有很多都被厚重的商业利益所代替,传统的民俗变得庸俗化、功利化。 社会科学院W教授表示,这种现象折射出民俗在时代的演变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变异。不是在古典民俗基础上的接续和进化,而是价值失落、文化精神缺失导致的退化。“关注民俗,让民俗摆脱恶俗。这个意义肯定要大于修建一些复古建筑。” “民俗是我们中国人的感情纽带,从节日、禁忌、礼仪到国人日常生活,无一不因其浸润。”一位文化专家说,“公序良俗对一个社会很重要,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乡风浓郁的地方,人们重感情,民风淳朴,精神面貌也好。这就是民俗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引导和教化效果。因此,守护民俗.就是守护国人的精神家园”。 传承了千百年的民俗既是老百姓共同认可的情感方式,也是一种心灵生活方式。冯骥才先生曾提到.“保护民俗最重要的是要唤起老百姓对民俗文化的感情”。 请参考以上资料,结合实际,以“莫让民俗恶俗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内容充实; 2.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不少于800字。
正确答案
【参考例文】
莫让民俗恶俗化
“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不可不慎也。”作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文化表达,民俗文化凝聚着民族的情感,承栽着文化的血脉,表达着民族的精神。彰显着国家的软实力。然而,随着生活的现代化、多元化和外来文化交流的日益便捷和频繁,中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残,意义丧失,内涵空洞,甚至变异为“恶俗”的代名词。祭奠奢侈却无哀思、节日破费却无温情。为了避免民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被随意改造、哗众取宠和过度开发,需要“软硬兼施”,从提高意识和制度管理两方面作出努力。
遏制民俗恶俗化,需要建设“软环境”。唤醒公众意识、加强宣传教育是打造“软环境”的关键。传统社会的教化手段从典籍熏陶到社庙说书,从戏曲故事到宗教仪式口口相传,延续至今的种种文化培养了民族的独特性,形成了民族的凝聚力。然而,随着传统社会的解体,民间文化逐步衰落,致使很多人缺乏对中华民族民问风俗文化应有的了解,导致他们传统文化观念淡薄。要想在新的时代继承我们的优秀文化,必须结合时代特色,导入传统精神内涵,丰富公众的文化生活,唤醒公众的自觉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创建“软环境”,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的精髓。
遏制民俗恶俗化,需要匡正“硬管理”。仅仅依靠公众的自觉意识,无法有效遏制民俗文化的恶俗化,还需要政府切实有效的执法行为。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民俗文化保护机制,研究和制订民俗文化的保护政策,使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呈现协调、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同时要正本清源,清除恶俗,弘扬传统,加大扶持力度,重视民俗文化传人保护和继承问题。使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少留遗憾。
苏轼说:“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优秀的民俗文化是我们文化的根,是智慧的源,是文化强国的不竭动力,它不仅承栽着一个民族精微复杂的文化心理和深厚的思想意识,还维系着社会的和谐运行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只有打造良好的“软环境”,加强制度措施方面的“硬管理”,才能更好地发展与传承民俗文化,实现中国的文化强国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