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材料一为响应“法治中国”新的号角,江苏先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依法治省,提出民主法制健全、社会文明安定的基本目标;省委颁布《法治江苏建设纲要》,作出建设“法治江苏”的重要决定,明确提出在全国率先建设一个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法治省份;2012年3月,省委、省政府召开深化法治江苏建设大会,印发《深化法治江苏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建成全国法治建设先导区,实现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公正廉洁司法水平、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水平、法治创建绩效“五个位居全国前列”的工作目标。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总则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应当依照法定的程序,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材料二中要求对推进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什么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

属于意义类题目,解答时需要结合材料二的信息,分析立法法对提高立法质量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作用。

答案解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
【考点】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试题
  • 材料一为响应“法治中国”新的号角,江苏先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依法治省,提出民主法制健全、社会文明安定的基本目标;省委颁布《法治江苏建设纲要》,作出建设“法治江苏”的重要决定,明确提出在全国率先建设一个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法治省份;2012年3月,省委、省政府召开深化法治江苏建设大会,印发《深化法治江苏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建成全国法治建设先导区,实现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公正廉洁司法水平、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水平、法治创建绩效“五个位居全国前列”的工作目标。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总则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应当依照法定的程序,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材料一为响应“法治中国”新的号角,江苏先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依法治省,提出民主法制健全、社会文明安定的基本目标;省委颁布《法治江苏建设纲要》,作出建设“法治江苏”的重要决定,明确提出在全国率先建设一个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法治省份;2012年3月,省委、省政府召开深化法治江苏建设大会,印发《深化法治江苏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建成全国法治建设先导区,实现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公正廉洁司法水平、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水平、法治创建绩效“五个位居全国前列”的工作目标。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总则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应当依照法定的程序,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材料一为响应“法治中国”新的号角,江苏先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依法治省,提出民主法制健全、社会文明安定的基本目标;省委颁布《法治江苏建设纲要》,作出建设“法治江苏”的重要决定,明确提出在全国率先建设一个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法治省份;2012年3月,省委、省政府召开深化法治江苏建设大会,印发《深化法治江苏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建成全国法治建设先导区,实现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公正廉洁司法水平、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水平、法治创建绩效“五个位居全国前列”的工作目标。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总则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应当依照法定的程序,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江苏省以占全国1.06%的国土面积,承载着全国6%的人口和10%的经济总量,生态环境承载压力逐渐增大。2003年初,绿色江苏建设的号角吹响。“十一五”期间,全省就新增植树造林面积909万亩,超过了2002年前30年总和。森林覆盖率由“十五”末的14.8%提高到20.64%,年均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增长速度是全国同期的3倍。“十二五”绿色江苏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完成新造林300万亩,森林覆盖率在2010年的基础上提高2个百分点。结合所学《生活与哲学》中“世界的物质性和规律的客观性”的有关知识,说明“绿色江苏”建设的合理性。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15年9月18日,新华网评《司法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指出,司法体制改革措施的每一步落实,每一次生效,都在推动着法治进步,都在为法治中国带来积极的变化,都在累积着公平和正义,都在对国家、对公民、对企业、对社会上的每一个个体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也都在增加着民众对法治的信心与希望。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分析我国司法体制改革措施落实的意义。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5年9月18日,新华网评《司法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指出,司法体制改革措施的每一步落实,每一次生效,都在推动着法治进步,都在为法治中国带来积极的变化,都在累积着公平和正义,都在对国家、对公民、对企业、对社会上的每一个个体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也都在增加着民众对法治的信心与希望。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分析我国司法体制改革措施落实的意义。

    简答题查看答案

  •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聚焦依法治国。 材料一:会议指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这说明法治建设不是一个方面、一个部门、一个地方、一个行业的孤立事项,而是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法治建设不能只是一个环节或者某些环节的工作,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全环节、全过程的发展,是整体推进、协同发展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材料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复杂多变国际新形势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坚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思想。依法治国涉及多方面内容,司法公正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所以推进司法改革是依法治国路线图突破口。司法改革需要我们有新思路、有新举措、有新突破,才能开创新局面。 材料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国家治理的一切活动都将并入法治的轨道运行,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成为所有社会成员必备的素质。

    简答题查看答案

  •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聚焦依法治国。 材料一:会议指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这说明法治建设不是一个方面、一个部门、一个地方、一个行业的孤立事项,而是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法治建设不能只是一个环节或者某些环节的工作,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全环节、全过程的发展,是整体推进、协同发展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材料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复杂多变国际新形势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坚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思想。依法治国涉及多方面内容,司法公正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所以推进司法改革是依法治国路线图突破口。司法改革需要我们有新思路、有新举措、有新突破,才能开创新局面。 材料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国家治理的一切活动都将并入法治的轨道运行,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成为所有社会成员必备的素质。

    简答题查看答案

  •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聚焦依法治国。 材料一:会议指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这说明法治建设不是一个方面、一个部门、一个地方、一个行业的孤立事项,而是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法治建设不能只是一个环节或者某些环节的工作,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全环节、全过程的发展,是整体推进、协同发展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材料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复杂多变国际新形势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坚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思想。依法治国涉及多方面内容,司法公正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所以推进司法改革是依法治国路线图突破口。司法改革需要我们有新思路、有新举措、有新突破,才能开创新局面。 材料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国家治理的一切活动都将并入法治的轨道运行,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成为所有社会成员必备的素质。

    简答题查看答案